电视指南 - 内地电视剧 - 抗战剧情介绍

抗战分集剧情介绍第1集

1931年,九一八事变震惊了国人。也震惊了世界。谁也不曾料到。 九一八晚上的炮声,就这样轻易地葬送了东北军的北大营。沈阳城迅即被关东军占领,只用了4个月零18天就占领了整个东北。蒋介石在九一八以后,把“攘外应先安内”改为“攘外必先安内”。日本人很快建立起了伪满洲国。东北百姓陷入不堪的亡国奴生活。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是中国人第一次大规模的和最激烈的抵御日寇的战斗。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了。义勇军风起云涌。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所进行的武装抗日极为艰苦卓绝。杨靖宇、赵一曼等共产党人,成为中华民族的大英雄。东北14年的抗战惊天地、泣鬼神。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成为国歌。其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信念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抗战分集剧情介绍第2集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中国华北。南京国民政府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指导下一心“剿共”,而对日本侵略者却一再忍让。但中国的有识之士没有屈服。在惨烈悲壮的长城抗战之后, 孙凤鸣愤而怒起,向卖国贼汪精卫射出了仇恨的子弹。资深的国民党将领续范亭拔剑穿胸,向南京政府和全国人民用鲜血表达了抗日爱国的意愿。一二九运动更是将全国各界的反日救国情绪带到了高潮。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将“反蒋抗日”的方针政策调整为“逼蒋抗日”的方针政策。西安事变后,又提出“联蒋抗日”。方针策略上的调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不懈努力。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洛川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近一个月后,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正式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

抗战分集剧情介绍第3集

卢沟桥的枪声响了。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了。古老的宛平城墙伤痕累累,中国军人英勇抵抗。驻守平津的29军副军长佟麟阁对他的士兵道,卢沟桥即尔等坟墓!1937年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年份?古老的北平和南京先后沦陷。太和殿烙上了侵略者的铁蹄;总统府前30万同胞的亡灵在哀鸣。但是中国人站了起来,在深渊中,在屠刀前,在血腥而悲壮的1937年, 古老而贫弱的中国在前所未有的战争中接受了现代化的洗礼。凝聚起来的中国人,跨越了千山万水,团结在一起。他们穿着草鞋,戴着斗笠,背着大刀,还有的背着烟枪,但他们都来了。来到了淤沪战场,来到血肉磨坊;来到了吕梁、太行,国共两党并肩作战的地方……

抗战分集剧情介绍第4集

从1937年底南京沦陷到1938年10月武汉弃守,从台儿庄大捷后到战略要地徐州的主动撤守,当时困扰许多中国人的既有“速胜论”也有“亡国论”。在延安的窑洞里,毛泽东写出了他的伟大著作《论持久战》。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沦陷区迅速建立了大片敌后抗日根据地;在长江上,大批从战火中抢运出来的机器设备源源不断地向西部后方迁徙;在武汉,中国人掀起了抗战献金的狂潮。武汉会战从一开始就处处印证着《论持久战》的战略价值:马当、九江两大要塞的迅速失守进一步凸显了中日双方军力对比的悬殊:田家镇的消耗战和万家岭的运动战又说明日军绝非不可战胜;武汉会战结束后相持阶段的到来再一次证实了毛泽东的正确预见。至此,八路军和新四军己经基本完成了在敌后的战略部署,游击战正一步步走向全民抗战的历史大舞台。

抗战分集剧情介绍第5集

国民党在湖南衡山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请共产党将领传授经验。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在游击战方面建树卓越。从军事理论到战场实践,从宏观战略到微观战术,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在毛泽东游击战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胜利。这是一个贫弱的中国在抵抗一个强大的敌人。中国人不屈的精神和她的智慧,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抗战充满着自己的特点。发生在华北战场上许多的典型战例,无不是对游击战形象生动的阐述。我们看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个进程中,中国的游击战成为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浓墨重彩的一笔。美国军官卡尔逊的故事生动地体现了中国的游击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用。

抗战分集剧情介绍第6集

中国战场的一大特点就是建立了面积广大、范围广阔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毛泽东把根据地称为铜墙铁壁,它不仅为游击战提供了保障, 也为新中国的建设积累了经验。本集围绕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 深刻展现了共产党在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的伟大创造,用生动的故事表现了根据地中的文化启蒙、教育普及等开创性的事业。根据地毕竟是为抗战服务的,根据地的军民表现出的抗战精神是中国最后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沁源军民的围困战、马石山突围的感人故事、五个王二小的英雄行为,无一不是根据地的精神象征。

1-6集 7-12集
下一页
电视指南网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