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指南 - 内地电视剧 - 同饮一江水剧情介绍

同饮一江水第7集剧情介绍

《稻谷飘香》 大湄公河次区域从北到南,跨越了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众多河流滋养着233万平方公里肥沃的土地,为稻米的生长提供了最好的条件。稻子被种在高山之巅,种在辽阔的平原,也被种在大海边,这是世界上稻米的主要产区。稻米是这个地区人们食物的最主要来源,经济收入的重要资源。稻米生产决定了人们生活的内容和节奏,稻米的生产史可以说就是这个地区的文明史。 本集随着民谣的节奏展开了一幅从播种到收获的稻作画卷。种类繁多的稻子:缅甸山上生长的旱稻、越南和柬埔寨的漂稻以及被专家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的野生稻;多种多样的耕作、播种与收获方式,描述了流域各国人民和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农耕文明,同时表达出人民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

同饮一江水第8集剧情介绍

《永远的节日》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是世界上节日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许多古老的节日保持至今。可以说,节日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一个表情。当大家为欢度一个共同的时刻而进行准备的时候,共同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就把人们联结在一起,节日是人们相互的认同。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因此也有大部分人都要欢度的节日,比如春节、泼水节,同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也保留着自己独特的节日,比如泰国的雨伞节、大象节、柬埔寨的送水节、中国云南的祭龙节、火把节等等。 通过老挝少女素帕拉参加泼水节“七仙女”选美的经历、越南春节的准备过程以及各种节日的介绍,这个区域节日和水的特殊关系,节日和自然、宗教以及农耕生产的关系都在本集中得到解读。

同饮一江水第9集剧情介绍

《不变的虔诚》 世界上恐怕没有第二条河流像澜沧江-湄公河这样,从源头到入海,两岸散落着无数的祭坛、寺院、灵塔以及各色各样的宗教建筑。它是构成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因素,也是形成这里生活习俗的重要因素。 寺院的日常生活;佛寺的建筑和装饰艺术;缅甸万塔之城-蒲甘;孩子们的成人礼;佛寺学校;收集保护贝叶经的故事;藏传佛教的彩粉坛城等等,构成了本集的看点。

同饮一江水第10集剧情介绍

《龙舟竞渡》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六个国家都有龙舟,虽然各地比赛龙舟的时间、方式并不相同,但是龙舟都体现了人们对神圣河水的崇拜与敬畏,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美满生活的企盼,以及在这一活动中所需要的那种团结、和谐、拼搏的精神。 本集同时讲述了中国广西和老挝两支龙舟队训练、比赛的故事,并介绍了端午节和开门节的习俗;也让我们看到了各国不同龙舟赛的热烈场面,不同的生活风情。从本集可以看到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水和人们的生活是如此密切相关,人们对水的感激和敬畏之情。

同饮一江水第11集剧情介绍

《鲜花之地》 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世界上鲜花最繁盛的地区。这个地区非常适于鲜花的生长,鲜花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到处盛开。鲜花作为一种浪漫的物产在这里的生活中广泛被使用着:庆节日、壮典礼、饰居室、美身体、敬神佛,甚至饮食都要用到鲜花。 中国云南鲜花生产基地花农的发展故事和泰国兰花种植园的情况分别呈现,构成了本集影片的主要部分。本集还通过对使用鲜花的介绍,表现了人们对鲜花的看法、鲜花所代表的社会文化意义;通过对鲜花各种交易方式的介绍,揭示了鲜花所蕴藏的巨大环保经济潜力。

同饮一江水第12集剧情介绍

《手工制造》 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手工打造世界的传统依然在继续。灿烂悠久的文化传统就表现在精湛的手工艺的创造上,无数的艺术大师就产生在民间。流域各国都有非凡的手工艺和卓越的匠人,这是古老文明的传统,也是经济增长的巨大潜能。民族手工艺也相当脆弱,很容易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迅速消亡。 云南腾冲的郑大爷如何用简单原始的材料制作出古老质朴的油纸伞,他的手艺能否传承下去?缅甸手工艺人吴茂茂怎样经营他的漆器店,将传统的漆器发扬光大?两条平行发展的故事线之外,本集还将介绍老挝川圹平原的神秘巨石、有“四万宝塔之城”之称的缅甸蒲甘、越南著名的螺钿艺术、与手工艺有关的节日等。

上一页1-6集 7-12集 13-18集 19-24集
下一页
电视指南网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