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北京
身高:
体重:
生日:1952-04-01
星座:白羊座
性别:男
个人简介
中国电影“第五代”代表人物之一,曾当过兵,做过摄影师。父亲田方,曾在影片《英雄儿女》中扮演政委王文清。母亲于蓝,电影演员,曾出演的影片有《江姐》、《革命家庭》和《烈火中永生》。田壮壮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78年至2002年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与陈凯歌、张艺谋等并称为第五代导演。2002年回母校北京电影学院执教,担任导演系研究生导师、系主任;同时开启人生又一段创作高峰期,包括:向大师致敬的“临摹”之作《小城之春》,以他深深热爱的云南土地和云南人为主题的《德拉姆》,梦想、计划了多年的《吴清源》和《狼灾记》等。
他的处女作《我们的角落》率先在文艺界引起轰动。《盗马贼》、《猎场札撒》体现着他为人性格豪爽而把柔情隐于心底的风格。在第五代导演中,他的运气显得不佳,一些影片遭到禁映,代表作受到种种非议。尽管如此,《盗马贼》终以它独特的魅力和全新的电影形象赢得了“瑞士第三世界电影节大奖”,在《蓝风筝》中他又以独特的视点来看待“文革”那段历史。日本著名评论家佐滕忠男称他为“当代中国最有才华、最杰出的电影导演”。近年来他一直关心着青年导演的发展,并监督策划了《长大成人》等影片。
生平
早年生活及考取电影学院
1966年,田壮壮亲眼目睹父母被红卫兵批斗,从此,他将自己埋在书堆中消磨时光,与世隔绝,1968年,田壮壮在北京第十三中学毕业后赴吉林镇赉县插队劳动。后当了7年兵,喜欢上了摄影,不过他坦言对于军营生活有很多不好印象,尤其是当上了后勤处的干部之后。
文革后恢复高考,田壮壮最初本打算报摄影系,不过年龄超过规定的两岁,只能转报导演系。1978年田壮壮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与一般学生不同的是田壮壮在还没毕业时已经有机会导演片子了,1980年夏天,在其他人像陈凯歌奔赴各电影制片厂实习时,田壮壮和少数几个留在学校的人(谢小晶、崔小芹)有机会一起导演了短片《我们的角落》。而在毕业作品《小院》中,他的三位”摄影师“是张艺谋、侯咏、吕乐。
1982年毕业,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
八十年代的创作
田壮壮的影片与其他人有着鲜明的不同之处,他摈弃了第五代不注重刻画人物的习惯,而将“人物”推到了影片创作至关重要的位置上。他的处女作《我们的角落》率先在文艺界引起轰动。田壮壮性格豪爽,在众人面前表现出一种犷野性,而把儿女情长的柔情隐于心底。《盗马贼》、《猎场札撒》体现着田壮壮的这种风格。田壮壮自己声称“拍完就忘”,其实他在艺术追求上,影片的具体拍摄想法他每次都准备得极为丰富,在现场就显得相对轻松,他认为到“现场再认真就晚了。”在第五代导演中,壮壮的运气显得不佳,一些影片遭到禁映,代表作受到种种非议,尽管如此,《盗马贼》终以它独特的魅力和全新的电影形象赢得了“瑞士第三世界电影节大奖。
当时田壮壮的作品被人称为”看不懂“,所以关于《猎场札撒》、《盗马贼》更是一篇评论也没有。这两部作品之所以选择少数民族题材也完全是为了避开规则(假设是汉族题材根本不可能通过审查)。不过田壮壮依然在这两部影片的最后审查上遇到了极大困难。当时主管电影审查的还是文化部,他们看过《猎场札撒》后问田壮壮:你拍这电影给谁看,谁又能看得懂?
不过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田壮壮的命运,他就是当时文化部的艺术顾问尤里斯·伊文思,这位老人看过《猎场札撒》后相当欣赏这位后生,遂成忘年交。也正是伊文思的帮助,《猎场札撒》才通以过了审查,不过对于《盗马贼》,老人第一遍也表示无法看懂,田壮壮只能再专门放映一次,伊文思才大加赞许。
九十年代、《蓝风筝》及被禁止拍片
1992年,田壮壮开始了他“自己的电影里面最细腻的一次拍摄”,这就是后来的《蓝风筝》。在《蓝风筝》中他又以独特的视点来看待“文革”那段历史,用悲哀灰暗的基调讲述普通中国人悲欢离合的命运蹉跎,在摄影上大胆采用了蓝色滤镜,使影片的色彩既符合时代背景,又给观者压抑之感。《蓝风筝》给田壮壮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却也直接导致他不得不面对之后长达十年的禁拍期。
《蓝风筝》因未经批准(无法通过审查),违规参加了1992年的东京电影节(由于日本东映投资方的原因转以日本电影的名义参赛),导致中国电影代表团为此愤而集体退出电影节,以示抗议。尽管《蓝风筝》获得金麒麟大奖,但它无法逃脱被禁止的后果,田壮壮更是被一纸文书勒令禁止从事电影拍摄,之后停滞了长达十年的时间。田壮壮一直关心着青年导演的发展,监制策划了《长大成人》等影片。
解禁之后
2003年起,田壮壮受母校北京电影学院之邀回去担任导演系主任,主要任务是带研究生。日本著名评论家佐藤忠男称田壮壮为“当代中国最有才华、最杰出的电影导演”。
他的处女作《我们的角落》率先在文艺界引起轰动。《盗马贼》、《猎场札撒》体现着他为人性格豪爽而把柔情隐于心底的风格。在第五代导演中,他的运气显得不佳,一些影片遭到禁映,代表作受到种种非议。尽管如此,《盗马贼》终以它独特的魅力和全新的电影形象赢得了“瑞士第三世界电影节大奖”,在《蓝风筝》中他又以独特的视点来看待“文革”那段历史。日本著名评论家佐滕忠男称他为“当代中国最有才华、最杰出的电影导演”。近年来他一直关心着青年导演的发展,并监督策划了《长大成人》等影片。
生平
早年生活及考取电影学院
1966年,田壮壮亲眼目睹父母被红卫兵批斗,从此,他将自己埋在书堆中消磨时光,与世隔绝,1968年,田壮壮在北京第十三中学毕业后赴吉林镇赉县插队劳动。后当了7年兵,喜欢上了摄影,不过他坦言对于军营生活有很多不好印象,尤其是当上了后勤处的干部之后。
文革后恢复高考,田壮壮最初本打算报摄影系,不过年龄超过规定的两岁,只能转报导演系。1978年田壮壮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与一般学生不同的是田壮壮在还没毕业时已经有机会导演片子了,1980年夏天,在其他人像陈凯歌奔赴各电影制片厂实习时,田壮壮和少数几个留在学校的人(谢小晶、崔小芹)有机会一起导演了短片《我们的角落》。而在毕业作品《小院》中,他的三位”摄影师“是张艺谋、侯咏、吕乐。
1982年毕业,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
八十年代的创作
田壮壮的影片与其他人有着鲜明的不同之处,他摈弃了第五代不注重刻画人物的习惯,而将“人物”推到了影片创作至关重要的位置上。他的处女作《我们的角落》率先在文艺界引起轰动。田壮壮性格豪爽,在众人面前表现出一种犷野性,而把儿女情长的柔情隐于心底。《盗马贼》、《猎场札撒》体现着田壮壮的这种风格。田壮壮自己声称“拍完就忘”,其实他在艺术追求上,影片的具体拍摄想法他每次都准备得极为丰富,在现场就显得相对轻松,他认为到“现场再认真就晚了。”在第五代导演中,壮壮的运气显得不佳,一些影片遭到禁映,代表作受到种种非议,尽管如此,《盗马贼》终以它独特的魅力和全新的电影形象赢得了“瑞士第三世界电影节大奖。
当时田壮壮的作品被人称为”看不懂“,所以关于《猎场札撒》、《盗马贼》更是一篇评论也没有。这两部作品之所以选择少数民族题材也完全是为了避开规则(假设是汉族题材根本不可能通过审查)。不过田壮壮依然在这两部影片的最后审查上遇到了极大困难。当时主管电影审查的还是文化部,他们看过《猎场札撒》后问田壮壮:你拍这电影给谁看,谁又能看得懂?
不过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田壮壮的命运,他就是当时文化部的艺术顾问尤里斯·伊文思,这位老人看过《猎场札撒》后相当欣赏这位后生,遂成忘年交。也正是伊文思的帮助,《猎场札撒》才通以过了审查,不过对于《盗马贼》,老人第一遍也表示无法看懂,田壮壮只能再专门放映一次,伊文思才大加赞许。
九十年代、《蓝风筝》及被禁止拍片
1992年,田壮壮开始了他“自己的电影里面最细腻的一次拍摄”,这就是后来的《蓝风筝》。在《蓝风筝》中他又以独特的视点来看待“文革”那段历史,用悲哀灰暗的基调讲述普通中国人悲欢离合的命运蹉跎,在摄影上大胆采用了蓝色滤镜,使影片的色彩既符合时代背景,又给观者压抑之感。《蓝风筝》给田壮壮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却也直接导致他不得不面对之后长达十年的禁拍期。
《蓝风筝》因未经批准(无法通过审查),违规参加了1992年的东京电影节(由于日本东映投资方的原因转以日本电影的名义参赛),导致中国电影代表团为此愤而集体退出电影节,以示抗议。尽管《蓝风筝》获得金麒麟大奖,但它无法逃脱被禁止的后果,田壮壮更是被一纸文书勒令禁止从事电影拍摄,之后停滞了长达十年的时间。田壮壮一直关心着青年导演的发展,监制策划了《长大成人》等影片。
解禁之后
2003年起,田壮壮受母校北京电影学院之邀回去担任导演系主任,主要任务是带研究生。日本著名评论家佐藤忠男称田壮壮为“当代中国最有才华、最杰出的电影导演”。
主要经历
电影年表
作为导演:
2006年 吴清源
2004年 茶马古道系列:德拉姆
2002年 小城之春
1993年 蓝风筝
1991年 大太监李连英
1988年 摇滚青年
1988年 特别手术室
1987年 鼓书艺人
1986年 盗马贼
1984年 猎场札撒
1984年 九月
1982年 红象
作为制片人:
撒谎的村庄 (2007)
爱的是你 (2006)
毕摩纪 (2006)
五月之恋 (2004)
扁担·姑娘 (1998)
作为演员:
南京!南京! (2007)
云的南方 (2003)
大宅门 (2001)
长大成人 (1997)
作为编剧:
茶马古道系列:德拉姆 (2004)
鼓书艺人 (1987)
作为导演:
2006年 吴清源
2004年 茶马古道系列:德拉姆
2002年 小城之春
1993年 蓝风筝
1991年 大太监李连英
1988年 摇滚青年
1988年 特别手术室
1987年 鼓书艺人
1986年 盗马贼
1984年 猎场札撒
1984年 九月
1982年 红象
作为制片人:
撒谎的村庄 (2007)
爱的是你 (2006)
毕摩纪 (2006)
五月之恋 (2004)
扁担·姑娘 (1998)
作为演员:
南京!南京! (2007)
云的南方 (2003)
大宅门 (2001)
长大成人 (1997)
作为编剧:
茶马古道系列:德拉姆 (2004)
鼓书艺人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