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暮春,东州市南郊前庄村的一条偏僻江平路上,晨雨微湿,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一场令人毛骨悚然的惨案悄然掀开帷幕——碎尸案的现场,显然是悚然之地。刚接到报警的韩青,不顾细雨模糊视线,迅速赶往现场。在警灯的交错光影中,她果断而冷静,一刻不停地勘察着蛛丝马迹。在现场,她的注意力完全被那些零碎的躯体残骸和孤零零的脚印所吸引。这时,队里的领导正欲向她介绍省城派来的见习警官林嘉嘉。然而,案情迫在眉睫,几近寸步不让的韩青甚至都未曾抬眼看一眼这位新来的助手,便投入了紧张的侦查中。
在这细致的搜寻中,韩青敏锐地注意到,现场的线索指向了一个熟悉道路环境的外地人。新来的林嘉嘉虽然青涩,但在关键时刻却展现了过人的直觉与推理能力,她冷静地补充:若嫌疑人熟悉此地,再往前五公里便是一个更加隐蔽的抛尸地点。林嘉嘉的这一见解,让韩青忍不住多看了她一眼,那一眼之中,虽带着几分审视,却也有隐约的认可,这仿佛是一场在重雾中透出微光的邂逅。
但韩青此时的内心远非一份新搭档的能力能轻易触动。她笔挺威严的背后,是一颗为搭档钟伟悬而未定的焦灼之心。钟伟,这位一同出生入死、肝胆相照的战友,已经失踪五十余天,而每一天,这种煎熬都使韩青身陷痛苦的无声深渊。她甚至觉得,街头巷陌见到的每个人,都似乎印刻着钟伟的影子,这种执念几乎成了她呼吸间的重量。
短暂的现场调查结束归队时,韩青再度触景生情。在办公室里,她赫然见到林嘉嘉端坐在钟伟的桌位旁,脸上的怒火几乎在瞬间点燃,质问声如利刃划破空气:“谁让你坐在这?!”林嘉嘉愣了愣,只得低声回答:“是领导的安排。”这一回答未能平息韩青心中的波澜,她怒气冲冲地找到领导,质问为何如此安排。领导的言辞中虽然透着对韩青的理解与关切,但他的语气也冷静得过分,他提醒韩青,案情如潮,责任依然在肩,绝不能因为钟伟而耽误更多案件的侦破。最终,领导的告诫未能令韩青放下,她只是坚定地承诺,无论付出多少心力,也要将钟伟找回。
一腔执意燃烧的火焰,驱动韩青再次折返案发现场,这一次,林嘉嘉也毫不犹豫地跟了上来。在车上,韩青让林嘉嘉模拟犯罪嫌疑人搬运尸块,扛起两桶满满的桶装水,在泥泞中艰难步行。林嘉嘉虽年轻稚嫩,却无半点怨言。她始终想借机证明自己,伴随着推理的深度,她开始敏锐地怀疑凶手可能还有其他的抛尸地点。事实也似乎在验证她的推断,零星抛洒的尸块先是出现在多个地点,最终则被渔民打捞出一个裹尸的包裹。
随着证据的逐渐汇聚,命案的轮廓也初具雏形。包裹中的一双奢侈品鞋子,成为案件的关键点。林嘉嘉一眼识别出它的昂贵——这双鞋子不仅价值不菲,还仅售于市内某品牌专卖店。顺着这条线索,韩青查到了持有此鞋的顾客信息,这才确认了受害人的身份:白小蕙,一名普通健身会所工作人员。在拨开这一谜团的瞬间,韩青的心头却涌起一阵异样的不安感。
这个野力健身会所的名字,早已镌刻在韩青的记忆里。就在钟伟失踪前几天,他还提到要去这个健身会所调查一件案件。如今,钟伟的失踪与白小蕙的惨死似乎牵扯出某种微妙的联系。虽然目前没有确凿证据,但某种细微的直觉已在韩青心中升起,仿佛眼前蒙尘的镜面上隐隐浮现真相的轮廓。
案件逐步深入,而韩青的内心悬疑与执念也逐渐交错成了一张难解的网。她一边强压住寻找钟伟的迫切,一边紧锣密鼓地和林嘉嘉合作,将案情抽丝剥茧。然而,无论是在调查中遭遇的瓶颈,还是面对未知命运的恐惧,她从未懈怠。正义的火焰仍在她心中燃烧,如同一次孤注一掷的漫长跋涉,她深知,真相的到来或早或晚,但正义从未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