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春秋第1集剧情介绍
跟着徽商闯天下
本集是开篇,故事从明清盐商聚集之地扬州说起,讲述京剧的前身徽班是如何跟着徽商行走江湖的故事。1790年,闽浙总督伍拉纳为给乾隆祝寿,特命徽商江鹤亭组班,于是三庆班得以第一个进京,紧接着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纷纷入京,引起了京师的轰动,由此拉开了京剧从民间走入殿堂的序幕。
粉墨春秋第2集剧情介绍
名扬紫禁城
同光十三绝前三鼎甲的程长庚在临死前对谭鑫培说:你以后会大红大紫,你的嗓音圆润甜美,是靡靡之音,不过靡靡之音唱多了是会亡国的。后来老谭进宫演唱,与慈禧成为好友。艺人们进宫当差,回到民间更是身价百倍,因此老谭等人有了“内廷供奉”的尊称。
粉墨春秋第3集剧情介绍
同唱一首歌
清亡国后,各路军阀混战,炮轰与枪声也盖不过一个声音,那就是京剧的唱腔。京剧像满地野草般在全国蔓延。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京剧界出现了以梅、杨、余“三杰”为代表的鼎盛时期,连拉车的、饭店跑堂的都以能哼出两句西皮二黄为荣,大有全国同唱一出戏的局面。
粉墨春秋第4集剧情介绍
堂会的故事
堂会戏是民末到1949年之间盛行的演剧形式。堂会折射出了上流社会的种种生活方式。民国堂会风气开先河者是梁启超,为其父祝寿花费400大洋,连袁世凯听了都咂舌说好阔。中国戏曲史上最大的一次堂会戏是发生在上海,1931年,上海大亨杜月笙在浦东老家的祠堂落成,各地的艺人纷纷赶来祝贺,演绎了一场京剧界空前绝后的大聚会。但令杜月笙遗憾的是,伶界名声显赫的余叔岩托病没来。
粉墨春秋第5集剧情介绍
打戏(上
旧社会的学戏被称为“打戏”。
进科班的第一道程序叫“写字儿”,相当于跟科班签下了卖身契,所谓“打死上吊投河觅井概不负责”。即便是那些当年声名显赫的角儿也都是被科班里的师傅打出来的。
粉墨春秋第6集剧情介绍
打戏(中
曾坐科富连成社、荣春社、稽古社等私人科班的老艺人们至今仍对“七年大狱”一样的科班生活耿耿于怀,而正是这样的打戏生涯造就了一个中国戏曲名角辈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