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指南 - 内地电视剧 - 不曾见过你剧情介绍

不曾见过你第1集剧情介绍

2008年。省城女作家叶紫一路颠簸,要到大亮山林场去采访杨善洲老书记。不想杨善洲老书记提前一天上山种树,叶紫无功而返。叶紫无意中知道路上她搭车来的人竟然是赵副省长赵希顺同志,而赵副省长是杨善洲的老部下。于是叶紫决定先采访赵副省长,赵副省长无限感慨地说起了杨善洲老书记的往事。1966年,这一年杨善洲39岁,是施甸县委书记。他已经接到让他到地区任职的通知,交接好工作,准备离开施甸县,而且带着秘书赵希顺一起去上任,赵希顺喜出望外。可就在走前一晚,施甸下起了大雨,杨善洲放心不下乡亲们,冒大雨去受灾最严重的雷打树村,路过自己的家门也没顾上进去看一眼。结果家里的房子后墙塌了,好在家里人及时逃了出来。

也许就是那场大雨给杨善洲的心里种下了回来植树造林的想法。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赵副省长建议叶紫去听听杨善洲家里五个女人。没有这五个女人就早就不了杨善洲。根据赵副省长的意见,叶紫索性住到了杨善洲家。她见到了杨善洲的妻子、大女儿、大女婿,他们都是地道的农民。而他们家的房子,是普普通通的农家院,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这样的家人,这样的房子,背后的杨善洲老书记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叶紫不禁更加好奇了。

不曾见过你第2集剧情介绍

叶紫向杨善洲妻子问起了当年雨灾后向杨善洲要钱修房子的事,老太太对当时的情形还记得清清楚楚。1966年,雨灾后的五个女人集体决定去保山找杨善洲要钱修房子。因为要保存劳动力,所以只能让年纪尚小的二女儿惠兰去保山找爹。小女儿惠琴听说要到保山找阿爸,死活要跟着二姐去保山,她只是三岁见过阿爹,早就忘记了阿爹是什么样子。两个孩子到了热闹的保山,顿时觉得目不暇接,惠兰不小心和惠琴走散了。一个好心人把在路边哭的惠琴送到了地委,听说这个一看就是穷人家的小孩竟然是地委书记的女儿,不禁诧异。而惠兰弄丢了妹妹,却不敢到地委里去找阿爹,只好守在地委门口,看见一辆载着小孩的自行车经过,误以为是妹妹,便追了过去。

秘书赵希顺建议杨善洲多找些人手去寻惠兰,杨善洲却拒绝了这种为私人事发动公家人的做法,就他和秘书两人去找惠兰。最后惠兰遇到了公安,公安送她到地委的路上,父女三人终于团聚了。知道孩子的来意,杨善洲把自己所有的钱拿出来,只有十五块六毛。赵希顺又把自己仅有的五块钱给了书记,两人一共才只有二十块六毛钱,翻修房子根本只够个零头。杨善洲只能告诉孩子们先把后墙修上,再下雨就多买几个盆接水。

杨善洲第二天一早就去开会,解决老百姓吃不饱的问题。赵希顺给两个孩子打了两大碗饭菜,整天吃野菜稀粥的孩子吃得狼吞虎咽。杨善洲回来时也打了一大碗饭菜,他看见孩子们的样子一阵心酸,把碗里的饭菜都拨给了两个孩子,自己却只吃了碗底。杨善洲正好要下乡开会,正好能路过家里,赵希顺建议让顺路捎上孩子,却遭到了书记的批评:坐公家车就要办公家事,不能办私事。赵希顺只好送孩子坐公共汽车。孩子听奶奶和娘的话,没告诉杨善洲家里的困难。赵希顺从孩子嘴里知道了家里的真实情况,米缸里根本都没有米了。赵希顺告诉书记,书记家里也有老人孩子,也需要解决问题。赵希顺很矛盾,一方面觉得书记有些不近人情,另一方面他也敬佩书记这样大公忘私的精神,而且他知道,书记内心深深自责着对家里人的“不负责”。

不曾见过你第3集剧情介绍

惠兰兜里揣着修房子的钱,惠琴见了卖糖的便要吃,惠兰不答应,惠琴就要告诉娘二姐在城里把妹妹弄丢了。惠兰没办法,把零头花掉买糖了。面对二十块钱,杨母和杨妻知道房子是修不成了,杨妻有些怨气。听孩子说这钱是杨善洲和秘书好容易才凑出来的,杨母心疼儿子,当下决定以后家里的事情都女人解决,不再烦恼杨善洲。杨妻无话可说,只能点头同意。第二天,惠兰惠琴私自拿修房子的钱买糖的事情被杨妻知道,她狠狠地教训了孩子。她生气没人能理解她的难处,但发泄了之后,她带着一老三少五个女人凭借自己的力量修好了后墙。她虽然累得汗水淋漓,却任劳任怨。

杨善洲下乡路过家里,赵希顺建议他进家里看一眼,但杨善洲拒绝了。他知道进去了也没用,他的身心是属于老百姓的。杨书记的到来,给受旱灾的村子带来的希望,杨善洲一再嘱咐他们保留种子,为以后的日子着想。百姓有要求,他便承诺解决问题,虽然难度大,但是他把难题留给自己,而绝不留给百姓。叶紫听了杨家女人的故事,心中无限感概,一个人能公而忘私到如此程度,实在是常人所不能理解,但是又不能不钦佩的。接着叶紫又采访了接替赵希顺做杨善洲秘书的刘鹏同志。

那一年23岁,大学刚毕业就给分到地委工作了。刚报到人家就告诉他,地委机关所有的人都下到了抗旱第一线,他来到农村的水田,赵希顺已经是办公室副主任了,知道他是新来的秘书之后,便让他下田干活。就在刘鹏笨拙地手忙脚乱之时,杨书记过来,一点点教他干农活的诀窍,当时刘鹏根本就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有点不太一样的农民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地委杨书记。直到一起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刘鹏才真正认识了他的直属领导。第一次去下乡,临行前赵希顺向刘鹏交代了杨书记的五件宝,每件宝贝都体现了杨书记对民生的关怀,以及杨书记作为劳动者对劳动和土地的热爱。这一切都是刘鹏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不曾见过你第4集剧情介绍

杨书记到了一户农家,看望一位老奶奶,她的儿媳妇腿受了伤,却没钱医治,杨书记二话不说就让司机送病人去医院,自己掏钱,司机郭师傅还以为是杨书记的亲戚。杨书记到青枫坝公社视察,当地的救济粮还没发下去,公社书记慌得杨书记却在勘探地质,希望能把山下的水引到山上来。杨书记希望能建一个水库,这样就解决山上没水的问题。青枫坝公社准备好了饭菜迎接杨书记,杨书记却一路步行,最后在一个老乡家里吃住。老乡反映农民种地的种种辛苦,杨书记非常自责,认为是自己工作没有做到位。

杨书记半夜睡不着觉,想着老乡的苦生活,又把自己的钱补贴给老乡,他的钱都花在了老乡身上,却顾不上家里。第二天杨书记路过山坡看见有人种树,询问情况,知道缺的还是水。杨书记到了青枫坝公社,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所有干部解决水的问题,动员干部带领百姓担水保苗,又解决了公社没钱买种子问题,青枫坝公社干部人心振奋。吃饭的时候,青枫坝公社准备了一只野山鸡,杨书记坚持从自己的伙食费里扣。杨书记并无心吃饭,一心想的是修水库,他准备在青枫坝借地方修水库。

回去的路上,杨书记得知吃鸡的钱没给青枫坝公社,立刻赶刘秘书下车搭公车走了三十里路把钱补交回去。刘秘书想不通,赵希顺告诉他凡是公家的钱一分钱都不能沾。杨书记家里,大女儿在奶奶的指导下扛起四根大毛竹,准备进城去卖。小刘到办公室,杨书记不在,他收拾了一下桌面,又归置了一下材料,再进到杨书记的卧室。刘秘书见地下的脸盆里放着一条待洗的裤子,想了想,他就端到屋外的水笼头下洗去了。

杨善洲在市委秘书长办公室找韩秘书长召集常委开会,主要讨论两件事,一是抗旱救灾及发放救济粮的事,二是研究一下在青枫坝修水库的可行性问题,到时把水利局的人叫来。韩秘书长后来说,我听说姚关乡那边就很困难了,上报来有近百户缺粮断顿的,你家怎么样了?杨善洲说我家没什么问题吧,老百姓的困难解决了,我家的也就自然的解决了。杨善洲回来,见小刘在给自己洗裤子,脸色变了,就让他端回来。刘秘书把心中的不满都发泄了出来。

不曾见过你第5集剧情介绍

杨善洲见刘秘书发脾气了,他反倒没脾气了。他耐心地教导刘秘书,就因为我是地委书记他们才会给我添了个肉菜,以后会愈演愈烈。万里长堤毁于蚁穴。就那么一个小蚂蚁洞就能把个大堤毁了。那六块钱就是去堵那个小蚂蚁洞的,以后他们谁还能随便给杨书记添菜了,你说这六块钱花得值不值?这一席话说得刘秘书哑口无言。刘秘书后来问,为什么老书记不把家搬到保山好有人照顾他呀。赵希顺说快了,就快了,现在地区已经有了农转非的指标了,老书记肯定第一个要解决。刘秘书说,那赵主任的两地分居问题也能解决了,赵希顺说那可是不一定啊,名额有限。

赵希顺语重心长,给刘秘书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他对赵希顺说以后请他多帮助指点。杨家奶奶计划给老大招个女婿,家里就有男丁了。杨惠菊回屋睡觉,她和两个妹妹挤在一张床上。这时,她还不知道奶奶和妈妈已经在谈论她的婚事了。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大姐杨惠菊就和二妹杨惠兰赶街去了,卖竹筐和毛竹,却被查到没有生产队开的证明。姚关书记和一个干部发现杨家姐妹在赶街,就到杨书记家里走了一趟,书记感叹道,哎呀,堂堂地委书记家里怎么会过成这样子呢?他们没有声张杨家姐妹无证卖竹的事,反而给她们开了绿灯。

不曾见过你第6集剧情介绍

在杨善洲的办公室里,杨善洲向赵希顺和刘秘书布置任务。杨善洲告诉他们要根据昨天在常委会上讨论通过的意见写份报告。杨善洲向他们说了报告的要点,必要性和可能性。现在主要是资金不足,我们想用通过三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地区自筹一部分,二是动员青枫坝下游各公社以工代劳解决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就是请省里给以支援。总之,这个报告是向省里要钱的。说完,杨善洲让赵希顺留下来,拿出一份农转非的申请表递给他,赵希顺感激不尽,赵说,杨书记这次也可以把妻子女儿转到城里了,从此也不要过单身生活了。杨善洲未置可否。

杨妻和大姐惠菊在田里干活,惠菊说她还不想嫁人。这时二姐和三妹牵着牛来了,家里的牛病了,不吃草了。这天晚上下大雨,杨妻和惠菊在给牛喂药,姐姐用力搬着牛嘴,妈妈喂药。牛挣扎着,待把一盆药喂完,姐姐已经是满头大汗了。之后惠菊疲惫地对妈妈说,下个街市去相亲吧。在杨善洲的办公室里正召开一个会,与会有区人事和组织部门的干部。他们在研究一个问题,关于干部家属农转非的问题。杨善洲拿出自己的两个农转非指标,让给了两个搞水利和搞林业的技术骨干,都是文革前的大学毕业生,家属在农村,这个问题不解决影响工作。

林业局的张德忠副局长不满同部门的单永林得到农转非的指标,大闹办公室。杨善洲了解后,发现张德忠更应该得到这个指标,地委却因为张德忠无组织无纪律集体反对杨书记,而且让张德忠写检查。杨善洲无奈,只得听从大多数人和老书记的意见。杨家三姐妹去赶集卖竹筐毛竹,顺便惠菊相亲。就在惠菊在茶馆里等相亲对象的时候,有人欺负惠兰和惠琴。

1-6集 7-12集 13-18集 19-24集
下一页
电视指南网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