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公堂之上未能将吴廉绳之以法,田小玲心生愧疚,感到自己未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其他人纷纷安慰她,尽管吴廉今日仍然逍遥法外,但他多年来在淮州城的声誉也荡然无存。刘薪更是气愤,咒骂吴安关键时刻反咬一口。孟宛却觉得,吴安定早有预谋,先与刘薪假装合作,最后在公堂上表演出了让吴廉逃脱的戏码。太后很快派人送来旨意,警告国公夫人要言行谨慎。国公夫人内心一惊,不明白这事怎么传到太后耳朵里的。她想了想,想到了孟宛。前几天,孟宛带着黄记绣坊的淮金绣来提醒国公夫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行向京城告发吴廉的罪行。只是当时,国公夫人没有听从她的建议。没想到,孟宛擅自行动,为她进行了这个举报。不过,国公夫人也清楚其中的利害。她先领罪认罚,太后那边自然不会过分刁难,况且太后也非常喜欢淮金绣。无论如何,孟宛这次私自行动对国公夫人百利而无一害。为了查清当年的真相,让世界清明起来,京城下令让娄明章留在淮州城严审吴廉的案件。
谈起如兰,田小玲内心感到懊悔。当初,她其实明白如兰说的都是事实,只是当时她只关注可怜并没有同情。因为她父亲是私塾先生,她从小阅读了许多书,觉得自己与其他绣女不同。所以,她并没有理会如兰的劝告,觉得那些事与她无关。孟宛听到这里,感慨万千。落梅图中的名字中,或许有许多女孩和田小玲一样,总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但实际上罪魁祸首始终是吴廉。她给田小玲沏了杯茶,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柔声细语地叫她好好休息一下。田小玲看着杯中的茶沉思着,似乎想明白了这些年来的执念。
衙门收到了一封来自淮州百姓的匿名信,里面写着吴廉曾经害过的女子或者她们的亲属的亲笔信,还有不少淮州百姓前来请愿,希望重新审查此案。娄明章并未犹豫,他猜到这都是孟宛的策划。事实上,自从知道吴廉得到文绣院的职位后,孟宛便有备无患。她其中一件计划是悄悄将含控告吴廉的信藏在淮金绣里,并让黄娇娇递交给太后。随后,孟宛制造了一个悬念,带娄明章一同去烟雨绣楼。娄明章将绣楼里的绣女和嬷嬷们召集起来,询问是否有什么话要说。吴廉得知此事,虽然有些慌乱,但毕竟这些人的契约还在他手中。然而他没有想到,第一个说出真相的竟然是他身边最亲近的陈嬷嬷。经过一番询问后,孟宛向大家透露,章榕儿已将绣女们的契约交给了她,所以她们不需要再受吴廉的束缚。现在有这么多的人证,理由足够将吴廉带回衙门进行严厉审问。然而就在押送吴廉回府衙的时候,有人突然赶到烟雨绣楼,主动寻找吴廉。吴廉急忙转身,毫不犹豫地承认自己就是。那个人将一个包裹递给他,说明里面装着他的官印和文书。听到这话,吴廉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接过了他的“保命符”。现任官员犯罪后需送往京城大理寺,淮州府无权直接惩处吴廉。娄明章也不理会他,命人将他押下去。如今,人证物证都在手,即使吴廉有三头六臂也难以逃脱。娄明章恭谨遵从圣意,严惩吴廉。此案终于有了结论,孟宛的面容上也终于露出欣喜的笑容。多年来的计划和忍耐,在这一刻终于结出了果实。那些被玷污的灵魂,在这一刻,就像那飞升的孔明灯一样,照亮了,洗净了。之后,孟宛进入牢房询问吴廉,问他是否后悔。吴廉没有回答,只是举起残破的手继续绣着那朵凌乱的落梅。孟宛离开后,吴廉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母亲。他记得,母亲总是那样温柔,那样关心他。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错了。
孟宛走到了牢门前,此刻传来吴廉服药自杀的消息。若只为一人的执念,那心就显得狭隘。就像一盏灯,只有微弱的光芒。可单单有微弱的光芒又如何,只要这盏灯中的明光不灭,在今日的转折中,便是万家灯火,旭日东升,能够照亮这漫长的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