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倒流,那幅绘有落梅的图画渐渐消失,女子们的名字被抹去,吴廉的罪孽也烟消云散,只剩下一块洁白无瑕的绣布。如果,这一切从未发生过……吴廉一家将围坐在桌旁,欢声笑语,家庭和睦。吴家父母不再互相责备争吵,不再咒骂吴廉没有出息,他们只会满怀期待地鼓励他,希望他将来能考取功名。如果吴廉不喜欢,也没有人强迫他,他可以和母亲一同开一家铺子,可以向小娘学习刺绣,他可以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许,他因为厨子做的梅花点心不好吃,选择成为一名厨子。他会昼夜不停地钻研,最终成为京城著名的点心大师,他会在前往京城的路上,救下奄奄一息的吴安。如果他们不必成为九义人……
孟宛长大了,邻居们称赞她嫁给了一个好人家,徐家。但孟母认为,儿女自有儿女福,婚姻大事还是要听取孟宛自己的想法。她也听取了孟宛的意见,与丈夫离婚,不再忍让,不再胆怯。对于孟宛想去南洋经商的想法,她也不会反对,不会质疑。刘薪还是一如既往地邋遢,但已经成为了儿女的父亲。儿女的母亲自然相当于豆花西施。刘薪回到家后,急忙去豆花摊,把自己精心挑选的珠钗戴在妻子的头上。然后,他带着一盒豆花来到一个院子里。院子里传来悠扬的琴声,和姑娘们甜美的笑声。刘薪不忍打断,便停在院门口。那位弹琴的就是袁嵋,而柳三娘坐在一旁。一曲结束后,袁嵋毫不留情地离开了。三娘赶紧拉住袁嵋,询问他为什么总是对人冷眼相待。袁嵋挥了挥长袖,愤愤回答道,自己并非卖笑的人。三娘明白袁嵋误会了自己,赶忙解释说,自己只是不理解为什么他以他的才情,却被困在这个小绣坊里。三娘向袁嵋伸出橄榄枝,劝他同自己一起离开。沈牧被人追赶,慌忙躲进了三娘的轿子里。三娘并没有问他来自哪里,就帮他解围。之后,三娘才知道,眼前的这个小郎君,行的是劫富济贫之事,走的是维护正义之路。他来到淮州城,只是因为听说墨风绣楼私自走私绣品,他打算拿一些绣品出来分发给贫苦百姓。沈牧溜进绣楼,却被楼主冯大抓住了。得知沈牧来意,冯大也是十分无辜,直言自己始终光明磊落。但当他看到那些仿制的绣品,他马上明白了,便毫不犹豫地质问陈嬷嬷。陈嬷嬷也十分委屈,冯大整天沉迷于刺绣,根本就不关心绣楼的财务。绣楼的生意本来就不好,冯大又不向贫苦的绣娘收取学费,这样一来二去,绣楼自然入不敷出了。陈嬷嬷别无选择,只能采取这个招数。两个大男人得知事情的真相,突然感到心里十分难受,只好相互道歉。为了绣楼的生计,冯大让陈嬷嬷去黄记绣坊一趟,与那个黄娇娇做买卖。花了一百贯,买下了墨风绣楼的针法后,黄娇娇赶去招待国公夫人。由于黄记绣楼的绣品华丽精致,国公夫人非常欣赏,今天来,是为了向黄娇娇告别,她即将回京。多日来的相处,使得两人像姐妹一样亲近。国公夫人劝说黄娇娇与自己一同前往京城。黄娇娇婉拒了国公夫人,只因为自己开设这家绣坊的初衷就是为了让百姓都能负担得起衣服。李春风进京赶考,离家三年。田家的父母劝说田小玲,不要再等待李春风,赶紧嫁给另一个家庭。但田小玲怎么也不愿意,她一气之下放下话,如果再逼她,她就去清水庵做尼姑。说完后,她冲出家门。但没想到,李春风早已在门口等候着。原来,李春风落榜了,实在没有脸再回家。但田小玲一点都不在意,她拉着他的手,冲出去了。经过一户将要举行婚礼的家庭,他们便走了进去,借此场合结婚。此时的新娘正在屋里梳妆打扮。看着镜中的自己,如兰开心地笑了,满心喜悦地准备去见自己如意的郎君。蔺家哥哥背着如兰走进了喜轿,全家人都带着笑意。走过大街,如兰与孟宛相遇。两个姑娘感觉对方非常熟悉,仿佛曾经在哪里见过。七天后,是上元节。大家带着自己的亲朋好友走上街头,欣赏花灯,观看淮州城美丽壮丽的烟火。氛围和谐美好。曲终人散,心里难免有些不舍,但愿这个梦永不醒来,即使在此生也不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