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事之秋的世界中,何家丽心如止水,对于汤为民的遭遇而背负的压力让她显得哑然失声。新人之盟的夜晚,她静坐床首,无言甚至深深地镶嵌在每一根筋骨。曙光初露,她在厨房中发呆,引起张建国心中的滋味。他建议陪伴她探望汤为民,以抚平内心的沉痛。
然而,一瞬间的探望却让汤为民的情绪起伏不定,张建国的言谈更是让他动手。在革命烽火的战场上,战士们不惜舍弃生命,面对难以承受的痛苦,汤为民的脾气却如漏斗般翻腾。张建国坚信,如果不能及时纠正此刻的想法,未来的日子将会继续阴郁消沉。
汤为民内心的波涛汹涌反映在日常生活中,他主动向张秋芳提出离婚,不愿成为她人生的阻碍。连刘妈也认为,女儿需要的是未来的幸福,而不是与一名重病的男子之间的沉重约定。然而,张秋芳的决心却如坚石般,她是愿意陪伴在汤为民的身边,与他一起努力过好每一天。这个决定让汤家人感到欣慰,汤为民也终于接受了一个如此美好的女人,并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
不久,何家丽怀孕的消息让整个家庭气氛变得欢快,张建国甚至决定让第一个孩子姓何,这种情况让何常胜感动得流下热泪。在回家的路上,何家丽询问张建国为何没有与她商议过这件事。张建国回应道,无论孩子的姓氏如何,他/她都是何家与张家血脉的延续,他早已经想要完成岳父母的心愿了。
在季节的翻转中,窑河闸边的墙体倒塌,伤害了许多人,何常胜无力回天,不能及时援助。此时,何家的人们则接到了唐山大地震的消息。于是,所有的人都紧张起来,开始为抵御可能发生的地震而制作帐篷。何家的女儿们在此时,在汤振民家的后院里发现了一本被禁止的书籍“少女之心”,何常胜知道了这的事情后,私下找到了大老汤,提醒他要小心最近的一系列检查。
在此之后,家乡来信,透露了二娘正在临终之前的病情,并表明她希望能够见到何常胜一面。于是,何常胜决定和刘美心一起回去探望她。在此过程中,家中的事情就只能暂时交给女儿们处理。
自从何常胜和刘美心离开后,二女儿和三女儿就变得独立,他们帮着照顾大女儿何家丽。然而,由于何家丽怀孕的原因,饭菜无法满足正常的营养需求,这使得何家丽面临着饥饿的困境。几个姐妹商量着,想要在餐食中添加些许肉制品,三女何家艺于是主动下厨,展现出她的烹饪才能。在这期间,她和小妹何家喜一致决定在地震帐篷中留宿,她们在其中点亮了蜡烛,但却不小心把火柴随手乱丢,我导致了大火的发生。周边的人们纷纷跑来救火,然而火势熊熊,又是风助火势,最终无法挽回帐篷的损失,所有的家具都变成了灰烬。
第二天早上,张建国主张报警,确定这场火灾的源头。他和何家丽配合起来,终于诈出了两个妹妹搞出的火。然而,由于这是自家人的错,他们只能默默忍受,好在政府部门通融,帮忙提供了一些家具,加上张建国的努力,新的防抖棚得以建立起来。防抖棚重新立起的时候,何常胜和刘美心回来了,他们确认过孩子们都没事后,尽管心中急切,也并没有在孩子面前发脾气。
时光飞逝,到了1977年的二月份。何家丽与临产的痛苦斗争,她吩咐妹妹何家文暂时放下要下乡的事情,看看目前的形势,如果真的想工作,在现实积极性,无非就是之间的三条路:找到工作,找到干活,或者是参军。随后,何家丽进入产房,张建国坐在外面等待,心情惴惴不安。何常胜看着女婿的紧张情绪,安慰他不要太担心,现在的医疗条件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何常胜心中其实也没有几分把握,他更担心的是张建国会不会因为何家丽生了女儿而不高兴。不过张建国的回答让他稍稍放心,无论是男是女,他/她都是他自己的孩子。何常胜听到这,内心感到极度欣慰,女儿果然没有嫁错人。很快,护士传来好消息,何家丽生了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张建国高兴极了,他一口气就决定给儿子取名“何向东”,以此完成岳父母未曾拥有儿子的遗憾。
与此同时,张秋芳也生了孩子,汤家人也欢喜万分。到了过年的时候,张建国带着何家丽和小儿子来到何家过年。女婿和岳父坐在桌前品酒,女儿们在外面燃烧鞭炮,不料何家欢和鞭炮有了磕碰,鞭炮炸伤了她的脸。本就不漂亮的何家欢面庞,现在更加担心会毁掉面部。这让她情绪低落,坐在家里不肯出门。在这个时候,张秋林送来了两个面具,给她安慰,只是一道血痕,过不了多久就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