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桃花盛开的地方第19集剧情介绍
一次,监狱组织犯人去烈士陵园参观,守根意外发现了赵景松的照片和事迹介绍。他认出了赵景松就是当年国共两党共同抗日时曾在战场上救过他命的恩人,不禁抱着赵景松的遗照痛哭流涕,更愧疚得磕头磕到满头满脸是血。
监狱长觉得魏守根表现出的行为非常怪异,让他交待所有的实情。但守根只坚持声称他是没想到自己的恩人在救过自己之后还活着,也没想到他会在朝鲜战场上死得那么惨烈,更没想到他就是黄少花的男人。
魏守根自打从烈士陵园回来后,每晚噩梦不断。他千方百计的在监狱里干活攒钱,攒齐一部分就求监狱里的警官给少花寄回去,自己一分不留。少花拿到这些钱心里更沉甸甸了,她不愿再欠守根的情,把这些钱都保存了起来,日子过得再难也一分都不愿花。
粮站有个叫肖大头的科长死追关佳玲不放,关佳玲则利用他倒腾些粮食给孩子们吃。少花看到家里的米缸多了粮食,马上质问佳玲这些粮食的来源,并在得知真相后勒令佳玲立即还回去。少花苦口婆心地劝解佳玲,与粮食相比,佳玲的名誉更重要,她和孩子饿死都不能吃这些粮食。再说这些粮食来路不正,让佳玲小心不要被肖大头害了。佳玲去退粮食时,大头撕扯她的衣服被站长看见,事情因此败露,人被扣在了公社里。唐程有心想帮佳玲,但苦于自己的身份,怕一出面反而会判得更重。最后在吴一平的极力争取下,佳玲由原来的判刑三年改为仅被判半年劳教。
佳玲对丈夫心存愧疚,想在自己被送去劳教前和唐程离婚。她虽然这次并没有做对不起唐程的事,但解放前她曾经和韩镜汝不清不楚,身为人妻这么多年也没有为唐程生下一儿半女,不愿再拖唐程的后腿。唐程坚决不同意,他始终很信任自己的妻子,也感念佳玲这么多年来对自己的不离不弃,甘心情愿等她回来。
守根意外地在劳改地遇到佳玲,便趁没人的时候赶紧询问她进来的缘由和少花家里的情况。佳玲告知守根坐牢之前那晚跟赵霞说的话都被少花听去了,怀疑赵霞是守根的孩子。守根立即义正言辞地坚称孩子是烈士赵景松的。
赵霞和赵晨想念被劳改的关佳玲,不惜瞒着少花逃学偷跑去了县城看望关佳玲。姐弟俩正在县城的街道上寻找劳教所时,被公安局长刘福成遇到,认出姐弟俩是少花的孩子,便将两人送到了吴一平的办公室。吴一平被孩子们和佳玲之间的深情所感动,亲自把他俩领到了劳改所与佳玲相见。关佳玲知道守根也一直想念孩子,在她的请求下,魏守根也有幸见到了孩子们。
在桃花盛开的地方第20集剧情介绍
守根特地拿了一盏新扎好的走马灯送给赵霞。当赵霞告诉守根村里人都说她爹不是赵景松时,守根着急地跟孩子解释,她爹就是赵景松,是个战斗英雄,不折不扣的铁打汉子。没想到这些话被赶来接孩子的少花听见了,当即质问守根是怎么认识赵景松的,守根沉思半晌,只愿意说出和赵景松一起打过鬼子。
田芳莲高烧不退两天下不了床,村里的医生能力有限劝桂香直接送县医院。可山堂家里穷得丁当响根本拿不出足够的钱,桂香救女心切想让山堂借大队的钱,政治觉悟一向很高的山堂坚决不同意动集体的一分钱。桂香束手无策只好找少花想办法。少花手头的钱也不多,便想求助于唐程夫妇。山堂还是不同意,身为共产党员的他一直自我感觉比唐程这个反革命高一等,不肯屈尊张口借钱。
少花为了救孩子,执意借了唐程的钱送芳莲去医院,顺便把劳教期满的关佳玲接了回来。她们在县城街头碰上了吴一平,吴一平主动请二人吃饭,并拿出唐程写给上级的关于增产增收的信函给两人过目,虽然其中的个别言辞有些大胆,但他非常认同唐程的观点,土地在农民手里国家就富裕,社会就稳定;土地不在农民手里国家就贫穷,社会就动荡。不久,中央号召开展“三自一包,包产到户”的文件正式下发。
政策一出台,桃花渡的村民们开始打起了各自的小九九。少花家的桃园一直众人眼中的一块肥肉,好多人想争着承包,这其中也包括山堂。可少花担心爹娘一辈子的心血被毁掉,不愿将承包权拱手让人,为此和山堂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山堂坚决不同意由少花承包果园,就连吴一平的授意也置之不理,还信口胡诌少花想当地主婆。这句无心之言彻底伤了少花的心,平生头一次抬手打了山堂,并赌气放弃果园,下决心另辟一块盐碱荒地,和佳玲一起重建一个更好的新园子。少花不怕苦不怕累,还真和佳玲把新园子建起来了,没过几年就结出又大又好的桃子。
可惜好景不长,上级又颁发了新政策,取消“三自一包”,土地重新收归集体,饱含少花心血的新桃园也不例外。吴一平迟疑了半天也没好意思把这话说出口,只说了想调少花去公社妇联会工作,想以此作为补偿。还不知内情的少花谢绝了吴一平的好意,只想继续当好农民。佳玲看出了端倪,猜测国家八成是要收回土地。少花一听心里打了鼓,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去找山堂核实。
对于土地重归集体,别说百姓有意见,山堂也是一肚子牢骚。可他作为一名对党忠诚的共产党员和主持工作的村支书,必须坚决拥护并执行党的政策。山堂心里也很清楚这对少花来说最不公平,可同时她在村里也最有影响,只要少花能带头坚决执行上面的决定,其他村民就都无话可说了,劝说少花支持自己的工作,少花当然不同意。
在桃花盛开的地方第21集剧情介绍
山堂为了让少花带头拥护土地归公的决定,想出了村干部集体去少花家蹲点的馊主意。秋生等人虽然觉得此计不妥,但一时也别无良策,只好随山堂一起来到了少花家。关佳玲一眼看穿了他们的目的,便建议少花听之任之随他们去,就当家里没人。少花一开始还觉得别扭,后来想开了心里也就坦然了,和佳玲该吃吃该睡睡。几个大男人在少花家的院子里呆了一天一夜,又饿又渴,都有点想打退堂鼓,被山堂喝斥住。
佳玲点子多,第二天一早就去村里故意跟女人们唠叨起山堂的闲话,为的就是让爱吃醋的牛桂香把山堂从少花家拽走,她还怂恿别的村民们都来少花家看热闹。山堂架不住乡亲们的七嘴八舌,只好先带着干部们灰溜溜地撤走。
学校放麦假了。在县高中上学的赵晨、赵霞和芳莲一起回来了,还带回了两个同学,一个是二旦姑姑的儿子马六甲,另一个是赵晨当年的小伙伴李粟,少花和李粟的娘也都认识。李粟家离桃花渡的直线距离也不远,只是因为当年交通不便来往的少,现在道路修通了两家的距离也近了很多,李粟也考上了太极中学,和赵霞赵晨成了同学,还当上了学生会主席和班长。关佳玲眼尖,李粟不过在少花家待了半天,她就看出了赵霞喜欢他,告知了少花。少花一开始不信,也不同意孩子们这么早就谈恋爱,便寻思着找个机会引导教育一下这几个懵懂的孩子。
少花把李粟、芳莲叫来家里,和赵霞、赵晨四个孩子坐到一起,一边请他们吃饭,一边给孩子们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从人生、事业、恋爱、家庭、国家等多方面耐心开导和教育,言语恳切地希望孩子们趁现在十六七岁的好年纪先努力学习,恋爱的事等到以后再长大点,肩上能担起社会和家庭重任时再谈也不迟,使孩子们对青年人谈恋爱有了全新的认识,从而变得正确了许多。少花还在佳玲的撮合下,先认了李粟当干儿子。
因为少花不同意交出新桃园的事,一向是积极分子的山堂在全县成了落后典型,把一肚子怨气撒到了赵晨和芳莲这俩孩子身上,连少花叫芳莲去家里吃饭都不同意。另一方面,他也确实不舍得让少花交出桃园,那样一来少花这些年的心血就付之东流了,也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魏守根刑满出狱,少花感念守根这些年来对家里的照顾,指派俩孩子去接他。赵霞因为听多了村里人说的闲话心里别扭不想去,但还是被懂事的赵晨拉着去了。可姐弟俩去晚了,没能跟守根碰面。形单影只的守根出了监狱后就坐在一处街边的摊位前喝酒吃饭,没想到刘福年主动找到他要请他喝酒。
在桃花盛开的地方第22集剧情介绍
守根知道刘福年来找自己肯定是有事要说,刘福年因为赵景松的关系,担心他回到桃花渡后再生事端。在刘福年的授意下,守根两眼含泪踏上了西去的列车,不情愿地做了一名社会上的“盲流”,但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扔下扎马灯的手艺。
冤家路窄,守根在大西北的一个收容站,又碰上了同为“盲流”的马占成,此时的马占成已经改名换姓,却逃不过守根的法眼。守根只要看见马占成就没好气,一见面就把马占成收拾得不轻,并强迫已改了名的他去交代自己的历史问题。
守根在社会上混迹了两年之后,终于被遣返回了桃花渡。毕竟守根当年是为了村里才做牢的,山堂马上张罗着在家包饺子,要以大队的名义请守根吃饭,也叫上了少花一起,可几个人左等右等也不见他的人影。此时的魏守根非常纠结,他想留下来,又觉得无法面对黄少花,心里更嘀咕两个赵景松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犹豫再三决定再次出走。可刚走出没多远,就被三来来带人给抓回来了。
被抓回山堂家的守根一言不发,只顾着闷头喝酒,少花见气氛尴尬就借口先走了。山堂借着酒劲儿想让守根把这些年藏在心里的话一吐为快,可守根还是沉默不语。酒过三巡,山堂和三来来都醉倒了,秋生酒后吐真言,他们都早已从刘福年等人处得知了魏守根、赵景松和少花的关系,也都猜测赵霞是守根的孩子,警告他三缄其口,别给少花惹麻烦。
守根又回到了渡口摆起了木船。少花特意赶来退还了他在监狱时寄来的钱和信,这让守根心里更不是滋味了,他下决心一定要弄清楚两个赵景松是否同一个人。守根在路上拦住了赵霞,想请她帮忙辨认自己手里的照片。赵霞这些年来听村里人说的闲话太多,对守根的感情很是复杂,本不想单独见守根,犹豫再三后还是来到了守根的小茅屋。当赵霞确认了照片上的人就是自己的父亲赵景松时,守根彻底崩溃了,跪在了赵景松的墓前乞求原谅。
赵霞一回家就把从守根那里抢来的照片摔在了少花面前,认为母亲故意向自己隐瞒身世。少花也很惊讶,不知道守根手里这张赵景松的照片从何而来。少花来到了赵景松的墓前,看着长跪不起的守根,她好像明白了什么,喝问守根和赵景松的关系,得知真相后晕倒在了丈夫的墓前。
守根觉得无法面对所有人,决心一死了之,便心一横跳了黄河。却没能死成,被山堂等人救了起来背到了大队部。芳莲赶忙跑来给少花送信,善良的少花听说后心里多少有点愧疚,便烧了壶姜糖水送到队部。山堂虽然救了守根的命,却因为他做的对不起少花的事,恨着没说一句好话。嘴上从没吃过亏的守根难得的一句也没反驳,从床上爬起来就闷声回了自己的河边小屋。
在桃花盛开的地方第23集剧情介绍
少花想把两个孩子送去当兵报效祖国,完成自己年轻时未尽的梦想。征兵开始后,少花穿上了保存多年的军装去了县征兵办,前来协助工作的刘福年接待了她。说到赵晨当兵,刘福年当即拍着胸脯向少花保证绝对没问题,但说到赵霞时却不敢应下这事,因为现在的女兵指标很是稀缺。少花一回家就抓紧给两个孩子增强体质,一方面强迫他们通过跑步、干活锻炼身体,另一方面也给俩孩子使劲加强营养。
关佳玲看苗头不对,极力劝说少花不能让赵霞去当兵,担心赵霞一个女孩子家会在部队会吃苦。可少花主意已定,为了让部队收下赵霞这个女兵,还亲自找到了吴一平。吴一平责无旁贷,领着少花去征兵办找到了来征兵的老部下方辉。方辉得知少花就是战斗英雄赵景松的遗孀时,当即痛快应允了赵晨和赵霞入伍的事,让少花尽快把两个孩子都带来。
少花赶着马车把一儿一女送去了征兵处,经过体检后,两个孩子全部合格,医院院长罗汉英却让他们先把体检表拿去给少花看,再送去征兵办。当少花看到了两个孩子的血型相同时,随即明白了罗汉英的用意,从血型上她已判断出赵霞根本不是守根的孩子,而是赵景松的亲生。少花潸然泪下,埋在她心里多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少花在征兵办时就发现了一直悄悄跟随在母子三人身后的守根,当时并未声张,一直等回到桃花渡后才主动去河边小屋里找了守根。少花本想将实情和盘托出,可看着守根为霞子高兴的样子,想好的话却怎么说不出口,沉默地扭头离去。被蒙在鼓里的守根还一直认为赵霞是他的孩子。少花回家后把赵霞是赵景松尊重的真相告知了唐程和佳玲夫妇,唐程破天荒地主动来到守根的河边小屋,再三劝诫他为了少花为了孩子,务必守口如瓶。
刘福年和方辉同志主动来给少花送两个孩子的入伍通知书。少花拿着两张大红色的通知书万分激动,带着孩子们来到赵景松的墓前,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了丈夫。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饺子给两个孩子送行,少花也把守根请了来。守根情绪激动,叮嘱孩子们到部队后更要向父亲学习,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也是真正的战斗英雄!一碗酒喝下去,守根已是泪流满面,饭也没吃就扭头走了。
牛桂香得知赵晨要去当兵了,冲动得拉着芳莲的手冲进了少花家。一进门就口不择言地数落少花害了她女儿,怕赵晨当兵一走就不要芳莲了。少花早就明白两个孩子的心意,有意在赵晨走之前给先俩孩子定上亲,便委托了唐程去山堂家提亲。
在桃花盛开的地方第24集剧情介绍
唐程跟桂香一说,桂香立刻高兴地咧开了嘴,举双手同意。可山堂却抹不开面子,端着村支书的架子一直硬撑着不肯轻易答应这门亲事,一直等到赵晨和芳莲一起向他鞠躬时,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两个孩子快走了,少花故意安排他们带上芳莲回老家给爷爷奶奶烧张纸,目的是创造一个赵霞和李粟见面的机会。正在为生产队放羊的李粟见到老同学特别高兴,更羡慕赵霞和赵晨穿上了军装,感叹只有自己的前途未卜。但他并没有就此沉沦,李粟的挎包里随时都装着书本,一直在边努力学习边等待机会。李粟单独向赵霞表达了对她的倾慕之情,但他太不满意自己的现状了,不愿让赵霞跟着自己受苦,发誓为了娶到赵霞一定要功成名就,不混出个人样来永不见爱人。赵霞被李粟的真情打动,扑进他的怀里痛哭不止。这是两个年轻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相拥。
送赵晨和赵霞去新兵连集合的那天,全村的父来乡亲都来欢送。守根一声不吭地从车把式手中抢过了长鞭,不管别人怎么阻拦也要亲自送两个孩子走。赵霞一直在送行的人群中搜寻着李粟的身影,可直到她和赵晨登上马车也没能看到李粟的身影。李粟来晚了,一对恋人只能隔着黄河互相挥手告别。
孩子们走了,把少花的心也带走了。家里一下子冷清了下来,少花心里没着没落的,就提着酒去了爹娘和赵景松坟上,跟逝去的亲人们唠叨些家常,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关佳玲看少花一个人可怜,劝她趁着年轻再找个伴儿。少花的心里如今只有两个孩子,只盼着他们能够出人头地,就比什么都强。好在两个孩子都很懂事,时常给家里来信。从此,看信写信成了少花生活中最大的幸福和乐趣。第二年,李粟考上了地区财贸学校,每到节假日,他都会来看望少花和佳玲夫妇,勤快地帮忙种地、收桃什么的。少花的心目中早已认可了李粟这“半个儿子”,再加上芳莲也经常过来探望,日子过得倒也平和。
转眼两年多过去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少花突然从噩梦中惊醒,她梦见赵霞掉进了河里,自己怎么努力也没把她拉上来。接下来的几天少花都心神不宁,任凭唐程和佳玲如何劝解都排解不开。佳玲虽然没吭声,但自己的心里也一阵阵地发慌,便和唐程商量着准备去看看赵霞。可还没等动身,吴一平、刘福年和方辉在山堂、秋生等人的陪伴下,一起踏进了少花家的大门。少花心里咯噔一下,立刻预感到赵霞出了大事,几欲晕倒在地。
吴一平和方辉吞吞吐吐了半天,才犹豫着说出要接少花去部队。仅凭这一句,少花心里就已了然,便一刻也不耽误地简单收拾了几件衣服就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