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第19集剧情介绍
在万国香的酒楼中,伍显儿与她的兄长伍安康相聚,叶平安也被邀请一同前来。酒香四溢,气氛愉悦,然而在这欢快的表象下,叶平安心中却充满疑惑。他向伍显儿询问,圣上为何不肯见自己。伍显儿的回答让他心中一震,或许是自己无意中触犯了圣上的忌讳,亦或是圣上对自己所求之事心知肚明,却选择了置之不理。伍显儿的推测与叶平安的猜想不谋而合,令他感到一丝不安。
叶平安向伍安康坦言,礼宗旭在金原之战中确实阻碍了盐粮的运输,但伍安康所抓的私盐贩子与礼宗旭并无关联。此时,叶平安的目光直指仓司使龚绍,显然伍安康需要找个机会去东桥盐仓一探究竟。伍显儿则提醒他,手中没有确凿的证据,最好不要与龚绍正面冲突,以免打草惊蛇,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转眼间,八月十五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顾二娘忙碌着做胡饼,一半用来出售,另一半则留给平安和她的朋友们享用。四人在院中围坐,品尝着老鬼送来的包子和顾二娘亲手制作的胡饼,欢声笑语,温馨无比。陆丹心则假装成七喜画铺的店员,前往海府送颜料,意外地看到一位贫民老者被管家引入海宜平的书房。她心生好奇,悄悄靠近偷听,竟从老者口中得知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叶平安原名顾清,曾用入眠之术将多名女子引入废宅。
陆丹心的心中充满了不可置信与痛苦,她并不知道自己与叶平安早已被海宜平的人盯上。海宜平早已知晓她今日送颜料的行程,故而安排老者再次来到海府,复述所知之事。海宜平向戴着面具的上级汇报,计划将徐清调离圣都,以阻止任何调查的进行。对于叶平安,海宜平深知她与朋友们的关系是她最大的弱点,若能让叶平安失去朋友的信任,便是对她致命的打击。
尽管陆丹心与叶平安相处已久,心中仍存一丝信任。她似无意地提起所听到的事情,没想到叶平安竟亲口承认自己就是顾清。往昔的回忆涌上心头,叶平安在孩童时被杜梁蒙骗,利用入眠之术引三名女子进入废宅。由于她年幼,那些女子对她毫无戒备,而那枚蝴蝶吊坠则是阮琴的,正是叶平安在一次废宅火灾中遇到的第一个幸存者。
陆丹心对叶平安的失望愈发加深,决心与她断绝朋友关系,选择独立行事,不再听从她的指挥。电闪雷鸣之夜,安心馆中出现了一个身影,起初叶平安以为是陆丹心回来了,走近一看却是元少城。叶平安告诉他,陆丹心的性子如今恐怕已经去刺杀海宜平。她之所以告知元少城,是因为海宜平知晓御史案的始末,叶平安还不能死。
元少城及时赶到,拦下了陆丹心射向海宜平的箭弩,并将叶平安的心医手册交给海宜平。陆丹心暗中策划这次刺杀,然而她并非真的想杀了海宜平,而是设计了一出自投罗网的戏,伺机套话。然而,海宜平早已看穿了她的把戏,非但不会杀陆丹心,反而表示如果她愿意留下,明日可以带她去一个神秘的地方。
茶摊的老头在海宜平的授意下与叶平安谈起往年的事情,故意让人将老头推入河中,观察叶平安是否会施以援手。让陆丹心意想不到的是,叶平安竟然见死不救。海宜平手中握有余乾当年从狱中写给他的鸣冤信,如果陆丹心能帮助他杀掉叶平安,他便可以在大理寺卿郭舆面前作证,证明陆丹心是当年纵火案的幸存者,届时她便能为御史案翻案。陆丹心最终答应与海宜平合作,心中暗潮涌动。
掌心第20集剧情介绍
在一个充满阴谋与权力斗争的时代,叶平安为了寻找徐清的下落,决定用金钱收买一名小丫鬟。通过她的口,叶平安得知徐清前往东桥盐仓的消息。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前往盐仓,心中充满了期待与紧张。在盐仓内,她意外遇见了同样潜入的伍安康。两人之间的相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揭开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局面。
伍安康早已在盐仓中发现了不寻常的迹象,十几袋盐粮竟然被沙子所替代,这一发现让他意识到龚绍与徐清之间的勾结。原来,东桥盐仓外表的松散守卫,实则是为了掩盖这一阴暗交易。伍安康心中暗自计划,打算拖住徐清,而叶平安则负责向元少城传递消息,希望能以盐仓私盗和监察不力的罪名将徐清拘留,以此获取更多的信息。
然而,元少城的到来并未如叶平安所愿,他只带了一名随从,且此行的目的并非抓捕,而是提醒伍安康小心行事,切勿打草惊蛇。伍安康却不以为然,执意要求开盐仓进行验证。结果令他大为震惊,之前看到的沙子竟在不知不觉中被换成了盐袋。此时,伍安康意识到自己已经打草惊蛇,想要再查出什么来,恐怕将变得异常艰难,愤怒之下,他离开了盐仓。
与此同时,丹心独自前往采莲墓前烧纸钱,心中满是对往昔的追忆。顾二娘与老鬼恰好路过,顾二娘试图劝说丹心暂时不要将矛头指向自己人,但丹心却执意不听。顾二娘的占卜依旧无解,老鬼则希望她能回到师门,寻求师傅的帮助来化解这场劫难。
叶平安回到安心馆,发现陆丹心留下的字条,约她在戌时于邙沟桥见面。邙沟人最终未能如愿修建天圣塔,元少城对此心怀感激,感谢刑部侍郎赵峰的仗义执言。赵峰却表示,康平王的折子指出征调邙沟人修建天圣塔弊大于利,因此圣上才未下令。叶平安如约在邙沟桥上现身,然而元少城无意间得知陆丹心也在此,心中不由得一紧,急忙赶往桥边。
就在他赶到之际,陆丹心已然拿起箭弩,近距离对叶平安射出一箭,叶平安被箭射中,身体不由自主地向河中跌去。元少城见状,毫不犹豫地跳入河中,将叶平安救起。顾二娘目睹这一切,心中不愿看到姐妹相残,更不想成为叶平安的负担,最终选择留下信件悄然离去。叶平安痛哭流涕,心中最亲近的人也离她而去,孤独感如潮水般涌来。
此时,叶平安身边已无可依靠之人,她将最后的希望寄托于元少城,希望他能与她合作。如果御史案重查,元少城若能查出其中的猫腻,必定能立下赫赫战功,梅党也不会对他产生怀疑。元少城却并未立即答应,表示需要考虑。叶平安心中焦急,然而她的命运并未就此结束,海宜平仍然在暗中策划着。
海宜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要求陆丹心再写一篇诉状,控告当时名为顾清的叶平安是通泉县掳掠民女案的罪魁祸首。诉状一经贴出,圣都百姓对此议论纷纷,舆论的风向瞬息万变。海宜平带着陆丹心直奔大理寺,向郭义呈上诉状,试图借此机会进一步打击叶平安。
元少城在此时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圣上曾经的话语在他耳边回响,依傍海宜平而远离叶平安似乎是最为明智的选择。然而,若他选择帮助叶平安,便意味着要将自己的一切都置于险境。元贺生拿出铜板,决定将这一犹豫交给命运来决定。元少城在桌上掷出铜板,最终无字的一面朝上,这便是他不愿意出手相助的明示。
掌心第21集剧情介绍
在大理寺的阴影下,海宜平与陆丹心携手而来,心中满怀忧虑。随着叶平安的到来,往昔的秘密如潮水般涌现。她坦诚地揭示了当年被杜梁欺骗的往事,入眠之术的阴影笼罩着三名无辜女子的命运。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余乾、郑元和杜梁的身影已然消逝,留下的只有陆丹心孤独的证言。郭舆郭寺卿面露难色,无法做出定夺,最终奏请圣上,等待大理寺的查证。圣上派来的重茶与落叶,似乎在暗示着某种深意。郭寺卿宣布,必须等到陆丹心所言的证物浮出水面,才能重新审理御史案。
与此同时,叶平安因牵涉郑元案而被剥夺了使职,贬为庶民,命运的无情让她感到无比失落。元少城自告奋勇,主动接下御史案,尽管郭义试图劝阻,但他依然坚定不移。陆丹心此时寄居在海宜平府上,热情邀请元少城共进胡饼,似乎在试图拉近彼此的距离。叶平安独自一人走出大理寺,路过时无意间听到百姓们对海宜平的赞美,心中却感到无比的孤独与失落。她目睹了百姓们在安心馆前的愤怒,心中五味杂陈,却选择了沉默,默默地戴上面纱离去。
伍安康骑马而至,带着叶平安前往郊外。他的安慰如春风拂面,告诉她无论如何都要坚强,像小草一样在风雨中挺立。元少城对重审御史案的复杂性感到困惑,海宜平则向他解释,伍安康追查龚绍和徐清的原因,正是为了保护那些官员。海宜平深知,若没有确凿的物证,御史案将无法重审。陆丹心渴望余乾的亲笔信作为旁证,海宜平于是提出一个大胆的计划,让陆丹心绑架礼宗旭,并约叶平安一同前往城楼。
然而,陆丹心的心思却暗藏杀机,她在城楼上杀了礼宗旭,嫁祸于叶平安。只要礼宗旭一死,叶平安便无处可逃,必将面临死刑。今夜,圣上与百官将在千秋阁拜月,叶平安的命运将被置于众目睽睽之下。海宜平的算计深沉而复杂,然而为了获取证物,陆丹心也只能无奈地答应。元少城选择站在叶平安一边,将海宜平的阴谋告知她。叶平安早已通过陆丹心的暗示得知了这一切,决心赴约。
八月十五的团圆夜,叶平安前往蔡允家探望采莲的父亲常青,元少城陪伴在侧,亲自下厨为她准备美味的家常菜。此时,叶平安的眼眶不禁红了,久违的家的温暖涌上心头。常青依旧将她视作采莲,叶平安为了让老人开心,默默地接受了这个身份。家宴过后,元少城目送叶平安离开,心中满是复杂的情感。常青醒来,虽然他并未醉,但他也明白叶平安并非他的女儿采莲,然而他选择了继续演戏,因为他知道叶平安是个好人。
元少城深知,梅党的人绝不能知道他在暗中调查,于是秘密安排顾文宇今夜潜入海府,抄下海宜平的保举名单,誓言一个不漏。陆丹心则带着人马将礼宗旭绑至城楼,海宜平的人则放出消息,暗示叶平安与礼宗旭的关系。与此同时,海宜平暗中指示元少城,在礼宗旭死后立即射杀叶平安。圣上得知此事,怒火中烧,连月都不赏,直接前往长夏门。海宜平与叶平安之间的博弈愈发复杂,彼此的算计与阴谋交织在一起,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
叶平安的心中早已埋下了重重的算计,她通过老爷爷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告知海宜平,试图引他入局。同时,她安排鬼叔指引陆丹心接近海宜平。为了保护顾二娘,叶平安又让鬼叔将顾母带走,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她的掌控之中。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安排,背后是她对命运的反抗与不屈。她的每一步都在为自己铺路,尽管前方荆棘密布,但她依然坚定地走下去,誓言不让任何人轻易撼动她的信念。
掌心第22集剧情介绍
在这个错综复杂的权谋之中,叶平安深知海宜平的阴险用心,她的计划不仅是要借助自己的手来结束礼宗旭的性命,更是要将海宜平推向深渊,让她因挟制礼氏宗亲而自食恶果。此时,陆丹心心中充满疑惑,难以理解为何叶平安还要参与其中。叶平安坚定地表示,今夜正是揭露海宜平真面目的绝佳时机,唯有如此,才能让圣上重新审视御史案的真相。陆丹心决心与她并肩作战,誓言不辜负她的期望。
城门的另一侧,元少城早已准备就绪,射手们静待时机。随着圣上的到来,叶平安果断地开始了她的计划,毫不犹豫地当众指控礼宗旭十几年前在通泉县残害无辜女子。此时,陆丹心也站了出来,利用七叶昙花的烙印,进一步加深了对礼宗旭罪行的指认。她手握利刃,直指礼宗旭,然而礼宗旭对此毫无所觉,甚至不明白为何陆丹心会对他下手。陆丹心顺势将海宜平推向前,声称是她的指使,瞬间引发了城楼下百姓的哗然。海宜平在百姓心中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官,众人自然认为陆丹心是被人蒙蔽。
为了让礼宗旭也能指认海宜平,叶平安故意引导他视线转向城楼另一侧的元少城。元少城恰好射出一箭,然而失误未能命中礼宗旭。加之叶平安在他耳边的暗示,礼宗旭终于相信海宜平确实是想要他的命,立刻指认她为御史案的主谋。海宜平意识到陆丹心的背叛,急忙向圣上表明自己的清白。此时,叶平安又找来了诗癫孙曦正,他曾是余乾与海宜平的共同好友,带来了常青的证词,彻底将海宜平的罪行坐实。圣上在看过证词后,愤怒难抑,命令郭舆将海宜平拘捕,押往大理寺候审。
与此同时,礼宗旭却因自己毫发无损而变得更加嚣张,眼看着陆丹心和叶平安被捕,他心中暗自得意。然而,陆丹心却在此时挣脱了侍卫的束缚,果断挟持了礼宗旭,刺了他几刀,咬牙切齿地要求他向那些被他残害的女子谢罪。叶平安心中明白,定然是海宜平对陆丹心施加了什么手段,陆丹心也承认海宜平狡诈多端,逼迫她服下毒药,今夜必死无疑。陆丹心决然地将礼宗旭推下城楼,随即也选择了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次日,圣上下旨,命令大理寺、御史台和刑部择日进行三司推事,彻查兆丰年间的御史一案。海宜平在大理寺中被关押了一夜,郭舆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的盘问,但海宜平始终拒绝认罪。他擅长伪装,外面已经有百姓为他喊冤。如果不能查出实情,郭舆和元少城都将面临失去官职的风险。叶平安与元少城前往陆丹心的家中,发现了她藏在香囊中的信件,信中详细记录了海宜平手中握有余乾的亲笔信,能够作为旁证来定罪海宜平。
大理寺的捕手何茂山按照指示,提前将陆丹心的房间弄得一片狼藉,并偷听到了叶平安与元少城的对话。面具人指示何茂山及时斩断已经无用的线索。元少城的人果然在海府上搜到了一个铁盒,然而铁盒内设有机关,一旦打开便会自动焚毁。幸好叶平安手中恰好有一碗水,及时扑灭了火焰,保留了这一重要的物证。海宜平仍然坚称证据不足,叶平安则拿出一封灭口函,正是当年孙曦正任刑部书令史时所见并偷偷留下的。经过仔细审视,灭口函确实是余乾的亲笔,但却是海宜平逐字裁剪、粘补伪造而成,根本不是余乾的本意。
灭口函乍一看并无异常,但在阳光下却能清晰地看到粘补的痕迹。海宜平试图辩解,声称余乾赠予他的两卷书早已被盗,然而叶平安却指出海宜平的母亲清楚府上是否曾发生失窃。年过中年的海宜平不愿让高龄的母亲因自己而受牵连,最终选择认罪,喃喃自语自己只是走错了这一步。叶平安感激郭寺卿的相助,原来余乾的亲笔鸣冤信确实已被海宜平设下的机关烧毁,但陆丹心却一字不落地记下了信的内容。元少城临摹余乾的字迹,伪造了鸣冤信,加之叶平安并未靠近海宜平,使得海宜平对这封鸣冤信的真实性深信不疑。最终,计划得以完美实施,海宜平不得不供认不讳。
掌心第23集剧情介绍
在圣都的街头巷尾,三司推事重审御史案的消息如春风般传遍每一个角落。海宜平在公堂上,毫不保留地将御史案的真相娓娓道来,仿佛在揭开一层层尘封的历史。往昔的杜梁,心怀不甘,渴望从通泉县的县尉跃升至京城的高位。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他与师爷郑元和齐君山狼狈为奸,诱拐无辜女子,囚禁于废弃的宅邸,甚至将自己的私宅化为享乐之所。朝中本有举荐贤良的传统,然而却有人利用这一空子,暗中进行买官卖官的交易。
海宜平当年前往通泉县,并非为了寻欢作乐,而是因其任职吏部司勋员外郎,因公结识了杜梁。海宜平在账目中发现了杜梁的猫腻,愤怒地斥责他,然而杜梁却故意留下他过夜,安排他目睹其他官员对无辜女子的欺辱,甚至在众目睽睽之下贿赂他。海宜平无奈之下,只得对此事保持沉默。余乾的出现则是一个意外,他不顾水深火热,心中只想解救那些可怜的女子,誓言要将杜梁等人绳之以法。然而,若他如此行事,海宜平受贿的秘密也将暴露,因此海宜平选择了背叛自己的好友余乾,利用余乾曾赠予他的书画伪造了灭口函,交给了杜梁。
礼宗旭在通泉县不仅满足了对女子施虐的嗜好,还通过贿赂高官,获得了圣都的官盐转授之权。叶平安顺势控告李宗旭利用官盐转授之权谋取私利,抬高了圣都的盐价,竟使得盐价高于肉价。刑部尚书张荃提醒郭寺卿,圣上所要查的是御史案,而非盐价问题。伍安康的加入为公堂带来了新的视角,他指出李宗旭与转运官勾结,导致盐粮受阻,金原之战中无数将士被困,血流成河。伍安康还查出三名官员皆有贪墨之举,而这三人均由海宜平推荐。
元少城要求海宜平列出受贿官员的名单,誓言一个也不放过。卖官鬻爵的现象由来已久,两派斗争也已持续多年。元少城与张荃的看法一致,认为不宜大动干戈,最好交由圣上裁决。元少城前往监狱探望海宜平,二人对扶持寒门的看法截然相反。海宜平认为,扶持寒门后,他们富足之时,未必不会成为新的权贵,除了礼伍王谢,或许还会有下一个孙杨赵元。而元少城则坚信,哪怕只护得十年安宁,他也愿意为这十年而奋斗。
经过重重波折,御史案终于得以澄清,余乾的冤屈得以昭雪,圣上借此机会推行贤良选举之策。远在扬州的霓裳得知御史案的真相,决心返回圣都。叶平安在城外东郊的竹林中为采莲和陆丹心烧纸,告知她们御史案翻案的好消息。元少城前来陪伴,告诉她海宜平已在狱中自缢,海母决定带着海嫣离开圣都。霓裳回到圣都,陪伴在平安身边。此时的叶平安,心中满是对往昔的回忆,整日浑浑噩噩,难以自拔。
元少城向圣上请罪,圣上并未治他的罪,却告诫他不再插手盐案,查办御史案也并无他的功劳,未来非传召不入宫,安心处理大理寺的事务即可。元少城因修建天圣塔之事前去感谢康平王,康平王带着他一同前往梅伯温府。伍由敬与梅伯温对元少城都颇为青睐,伍由敬希望元少城能多与伍显儿交往,意在撮合他们成为夫妻。梅伯温虽不同意推荐元少城担任尚书右丞,但提议推荐做事急躁易出错的徐陵,待一年后再推荐元少城担任尚书右丞也未尝不可。
叶平安心绪不宁,伍显儿劝她多出去走走,感受市井百态。叶平安决定去试试,或许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她能找到一丝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掌心第24集剧情介绍
在一个静谧的夜晚,一位身着白衣的女子,面纱轻覆,缓缓走入安心馆,寻求叶平安的帮助。她的声音如同幽幽的风,诉说着心中的郁结,声称这一切的根源竟是叶平安。随着她缓缓揭开面纱,露出的却是令人心痛的烧伤疤痕,仿佛是命运的无情刻刀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她又掀起衣袖,手臂上同样布满了烧伤的痕迹,令人不禁为之心碎。女子控诉着,指责叶平安当年将她引入那座废弃的宅子,致使她在大火中遭受重创,活成如今这般半人半鬼的模样。若不是偶然看到御史案的布告,她甚至不知道,声名显赫的叶心医,竟是当年亲手毁了她生活的小女孩。
这些话如同利刃,深深刺入叶平安的心中,令她无法自已。女子在倾诉完心中的苦楚后,转身离去,留下叶平安在自责与愧疚的漩涡中,久久无法平静。霓裳来到安心馆,察觉到叶平安的异样,然而叶平安只是淡淡地回应,称自己昨夜未能安眠。与此同时,元少城在康平王的重用下,愈发显得得心应手。康平王劝说伍显儿前往山上探望她的母亲,伍显儿却以公务繁忙为由推辞,元少城几句言语,便让她改变了主意,答应明日上山。
叶平安沉浸在酒精的迷雾中,常常在醉意中见到幻影,阮琴的身影时隐时现,令人感到诡异而不安。次日,细雨绵绵,元少城与伍显儿一同前往山中探望素玄真人韦玄敏,即康平王妃,伍显儿的亲生母亲。元少城心中暗自惊讶,堂堂的康平王妃,竟然居住在如此简陋的山间小观中。伍显儿对此并不在意,反而觉得元少城从邙沟出身,能当上大理寺少卿,才是更为稀奇的事情。元少城好奇她为何愿意与自己成婚,伍显儿则淡然一笑,表示婚事对她而言不过是一桩交易,彼此情愿即可。
素玄真人对伍显儿并无太多感情,几句寒暄后便开始送客,并不打算留他们在山上用餐。叶平安将医馆的租契交给霓裳保管,告知她自己将要游历山川,做一个闲散的游医,今日便动身离开。霓裳为叶平安新写的曲子轻声吟唱,叶平安听后,便离开了圣都。夜深人静,霓裳回想起叶平安的话,心中愈发觉得不对劲。今日那位白衣女子似曾相识,想起曾在万国香见过,原来是花娘手下的暗胚,身怀绝技,专门迎合达官贵人的嗜好。叶平安未带走宁神香,更加坚定了霓裳的猜测,随即去找元少城寻求帮助。
元少城立刻安排顾文宇前往万国香调查一名左脸有痣的女子的来历,并从霓裳口中得知,叶平安或许有轻生的念头。果然,叶平安如霓裳所料,前往当年阮琴轻生坠崖的地方,正欲向前迈出一步时,元少城及时出现。事实上,叶平安早已医治了自己的心疾,而元少城的劝解,让她更加通透,彻底打消了轻生的念头。元少城告诉她,欺骗她的那个女人根本不是御史案的受害者,而是万国香的暗胚。叶平安回到圣都,调查得知那名女子名叫瑶祯。她利用铃铛,让瑶祯坦白,原来是花娘用小妹逼迫她来欺骗自己。
然而,叶平安和元少城还未找到花娘询问真相,花娘便已中毒身亡。叶平安心中明了,花娘背后的人害怕自己,因此她决定深入调查御史案。她的第一步,便是查当年的三司推事主审官员都有谁,是否有人被收买。叶平安再次找到孙曦正,了解到当年三司推事的三名主审官员中已有两位离世,尚有一位名叫卢维的人仍在世。卢维前朝御史大夫,清正廉明,与余乾是好友。按理来说,余乾出事后,卢维应当以证据不全为由一拖再拖,然而为何他却在短短一天内便将余乾定罪呢?元少城虽不赞成叶平安再将自己卷入危险之中,但还是告诉她,卢维辞官后落脚在禹安县生活。
叶平安前往禹安县,暗中观察卢维,待卢维的孙女孙婿带着孩子离开后,叶平安乔装成被打劫的女子,请求在卢维家中住宿一晚。她的心中充满了疑虑与不安,但为了真相,她愿意冒险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