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瑟瑟,秋日暖阳洒在繁华的都城大街小巷,今日是士子们一展才华的盛会——科举放榜的日子。街头巷尾的人们争相传颂,其中,名列前三甲的两位不仅才华横溢,更与简明舒有着既远又近的羁绊:一位是她的兄长陆徜,另一位则是对她心怀柔情的宋青沼。然而,就在这欢庆之中,殷淑君和闻安县主却在一旁冷眼相待,似乎对简明舒的风头暗生不快。然而,未曾料到的是,不久后,简明舒却成为众多小娘子争相结识的对象,这让两位女子顿时慌了神,匆忙拉着简明舒逃离这场众星捧月的局面。尽管如此,那些执意靠近的女子却紧追不舍,这注定是一场好戏。
就在这时,稳重而俊秀的陆徜骑马而至,见状不由分说,下马伸出宽厚的臂膀,将简明舒从人群中解救出来。然而,另有一些人早已盯住陆徜,打算以榜下捉婿的名义为自己的女儿招亲。为了化解尴尬,陆徜冷静地告诉众人,他在家乡江临已订下婚约,绝不会失信于人。话毕,他带着简明舒回到家中。此时,简明舒同曾姨谈起今日的盛况,对陆徜的婚约产生好奇。曾姨笑言,陆徜与那位小娘子确是从小一同长大,但彼时陆徜心无旁骛,一心向学,如今世事变迁,再续前缘之事恐怕已成奢望。
曾姨说话间不免试探简明舒的态度,问她若遭人拒绝,是否有回头的可能。简明舒态度分明,坦言绝不会迁就已逝的感情,而更愿意放手让一切随缘。隔,不速之客苏棠梨登门,指名想要与陆徜单独交谈,这让简明舒心绪微乱,忍不住猜测苏棠梨是否就是陆徜的婚约对象。苏棠梨向陆徜坦言,自己如今身处豫王府,豫王用尽手段谋求利益,而她却希望利用陆徜来完成自己的目的。更别有深意的是,她试图拉拢陆徜一同效忠豫王。然而,陆徜为人忠诚,坚定地拒绝了苏棠梨的提议,并劝其莫走险路。
苏棠梨对此并不领情,她冷冷地说,如果陆徜不愿投靠豫王,日后便请多保重吧。豫王得知苏棠梨劝动陆徜失败后,心中冒起不悦之火,遂命人将苏棠梨活埋,意欲试探她的忠诚。苏棠梨醒来后,意识到此事背后的深意,狼狈又无奈地返回豫王府,宣死心塌地效忠。与此同时,陆徜忽然收到同僚应寻带来的紧急消息——陆徜与简明舒的身份公凭上虽标明简明舒是其妹妹,但简明舒身份尚未正式入户,一旦有人深查,这将引来朝廷重重疑虑。陆徜顾不得其他,立刻动身设法修改户籍。
另一边,简明舒偶然知晓一件隐秘往事:大病昏迷中的那个日子,宋青沼竟不惜违背父命为救她而受伤。这份不求回报的真情让简明舒心中复杂交织。随着宋青沼的形象在心中越发清晰,她开始考虑应否回应这份感情。亲密好友殷淑君欣然认为二人十分般配,但仍笑言决定权在于她自己。可实际上,殷淑君的生活也并非如外人所见那般完满。嫁入瑞王府后,表面的荣华中却隐藏着冷落与疏离,尤其是江公子一事后,瑞王对她变得愈发平淡。面对友人简明舒的劝导,殷淑君点头表示认同,决心筹划一次踏青小聚,以期与瑞王拉近距离。
修改户籍归来的陆徜路过庭院,望见午后斑驳阳光下,简明舒靠着长椅熟睡的模样,不禁生出缕缕心疼,忍不住将她轻拥入怀。简明舒似有所感,醒来察觉到陆徜的情绪异样,心中生疑。陆徜却只轻轻一笑,低声说自己是想起早逝的往事而感慨良多。而简明舒留下他,是想与他商议一件事——能否试着与宋青沼进一步相处。这句话,犹如锋利的刀刃,狠狠刺入陆徜的心中,但他没有表现,只淡淡地答了一句“好”,然后转身独自承受痛楚,关门落泪。
接下来几天,因户籍变更,简明舒被正式记入陆家名下。简明舒细心准备了一道补身的人参鸡汤,特意送去宋青沼处,而这一切正巧让陆徜撞见。他默默离开,再次感到心如刀割。夜里,陆徜与好友应寻在酒中借醉消愁,直言自己再无可能与简明舒朝夕相伴。他强迫自己释怀,决心从此只以兄长身份守护简明舒。痛饮一夜后,他醉倒在酒肆,应寻将他送回家中,简明舒坚持守夜。醉意迷糊中,他轻抚简明舒的发丝,喃喃道:“无论你心属何人,我都会支持到底。”他的深情未曾道破,却刻骨于心。
豫王府中,苏棠梨仍然步步为营,她深知豫王未完全信任自己,只得以乖巧柔顺的姿态在内院中小心行事。而陆徜的日常也在悄然��生变化,曾姨察觉到他的落寞,劝他不要为不可能的事困扰,学会放下。陆徜沉默良久,终以沙哑的声音回答:“身为兄长,我能做的只是默默祝福她与宋青沼的圆满相守。”这是一份无言的深念,也是他决定为简明舒铺平前路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