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指南 - 内地电视剧 - 老柿子树剧情介绍

老柿子树分集剧情介绍第13集

火德接到县里欲请军队围剿天龙山的情报后,与前来营救火德娘的黑刀刘、独角龙、大金牙等密商暂时转往陇南山区避其锋芒。车马未动,粮草先行,面临人多钱少的盘缠问题,火德亲自出马,来到船湾镇张金贵家里,向为富不仁的财主开刀。借机捞点实惠的管家正沉浸在收租的兴奋中,被火德枪顶脑门,强行借走了卖铺面的钱。张家贵离开后,常常享受主人般待遇的柱子敢怒不敢言。

当面锣,对面鼓。金德娘在大街上听了官府不再追杀火德的承诺后心情高兴,回到柿子滩见人就送酒柿子,大声宣传保安队长敲锣宣布火德不是土匪,不追究责任的情形。金德依然如故思念翠翠,常常呆若木鸡地回想美丽的翠翠的笑容。躺在炕上的娘实在不忍看金德一天天憔悴,只好托李文去白翠翠家提亲。李文闻所未闻,惊慌失措,告诉嫂子白翠翠喜欢火德,已经交换定情物。知书达理的娘为难了,内心充满矛盾。自私自利愚昧落后的封建思想最终占据了上风。

黄县长、李天成和张银贵为请部队剿匪花钱伤透脑筋。张银贵提出“抗日救国,支援前线”的借口,向老百姓索取钱财。黄梅怀疑县长哥哥搞募捐活动别有用心,当面质问,被哥哥搪塞过去。柱子向张银贵秉报火德劫钱撤走之事,狐狸般的张银贵灵机一动,让柱子带保安回乡以抗日的名义募捐钱财,填补被劫钱物。

火德决定牺牲自己的快乐,为傻大哥操持终身大事,让娘高兴一回。在火字碑前,火德请来白善民、陈喜贵喝血酒发血誓,留下二百块大洋,提出金德娶白翠翠。两位族长深感为难。白善民痛心疾首,不知如何面对侄女白翠翠。火德交待小六子暗中盯着,把大哥的婚事办好后赶到陇南会合。

抗日救国募捐活动真伪难辨,大柳村募捐搞得热火朝天,白翠翠捐了十块大洋。奇怪的是土匪已经撤走,全县抗日捐款扔在继续,老百姓也不知背后的黑幕。

老柿子树分集剧情介绍第14集

被火德逼上梁山的白善民、陈喜贵愁肠百结,哀声叹气,白翠翠兴致勃勃地进屋动员伯父白善民募捐,为抗日救国捐款出力。白善民捐出了五十块大洋,让翠翠心花怒放。陈喜贵为了减轻白善民身上的担子,主动承办白翠翠的嫁妆,还应允帮白翠翠两个哥哥找老婆。白善民愁眉不展,还是觉得没法向弟弟交代。

柿子滩募捐活动轰动一时,金德娘拿出留给金德娶媳妇的五十块大洋,支持抗日。学生们郑重其事地在院门上挂上了抗日模范户的牌匾。金德娘为募捐的事兴奋不已,却遭到李文的埋怨,让嫂子干事量力而行,金德娘辩解,抗战是大家的事,狼进了院子都应该出手抗击的老理。远在兰州的水德经历风雨,百炼成钢,在马龙、周泰生帮助下加入了党组织,成了一名先进分子。而火德的撤退让抗日捐款没了用武之地。县长设计连坏套,决定给赵团长部分捐款让其顶雷,为瓜分抗日募捐款项,县长与商会李天成和张银贵展开勾心斗角的搏杀。

宝玉对父亲出点子害火德娘产生看法,不满父亲的所作所为,对借抗日之名搜刮民财的行为更是深恶痛绝,希望父亲痛改前非。李继光以送书为名,继续开导张宝玉,透露自己去前线打鬼子的想法。逐渐形成的进步思想影响着张宝玉,他向李继光表示背叛财富家庭,投身革命事业。心潮澎湃的李继光离开张家,直接向马龙汇报了张宝玉的思想倾向,并提议争取陇南山区的火德哗变,一起打鬼子,共同抗日。马龙对此建议颇为动心。陈喜贵忙着做村民的工作,提议将村民的女儿嫁给白翠翠的哥哥,成全金德的心事,报答火德的大恩。白翠翠听说自己被许配给火德的傻大哥时伤心欲绝,死活不相信火德逼其嫁给金德的缺德事,非要火德亲口承认。白善民恐生意外,只能让家里人看住她。

老柿子树分集剧情介绍第15集

大发国难财的黄县长等人做贼心虚,唯恐丑事败露,惹火烧身。鬼迷心窍的黄县长找来赵团长说明意图,彼此之间心照不宣,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赵团长心领神会地答应帮忙,参与分脏。

水德入党后,进步明显,说话做事稳重老练,重又见到打过自己的李继光时,也表现出一种谨慎和质朴的品质。张宝玉急匆匆找到李继光,着急打听上前线的事,表示愿为抗日做事的态度。李继光稳住张宝玉,立即与马龙碰头,而马龙和牛馆长、周泰生正开党小组会,想法解决经费不足,采购药品的困难,同意收编土匪队伍,改成八路军东上抗日前线。李继光闻讯,暗下决心,决计让父亲寄些钱财资助革命。

陈喜贵来白善民家商量金德婚事,不料白善民已去柿子滩。扑空的陈喜贵担心白善民干出傻事,愧对火德,自讨苦吃。匆忙追赶,来到李家。没见到金德娘的白善民面对金德的智力苦笑不得,陈喜贵阻止白善民,俩人在翠翠婚事上产生分歧,大声争吵。无计可施的金德娘在丈夫李农的坟头上,悲伤地向死去的丈夫哭诉多年来所受的苦难。一群孩子前来报告家里来了客人,金德高兴地告知是白翠翠家来人了。白善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金德娘,希望阻止这场毫无意义,毫无公平,毫无幸福未来的婚礼。自私的娘为了儿子金德的私情,没有答应。白善民赌气同意婚事,拂袖而去。

张银贵送来募捐的五千大洋权且弥补损失,张金贵担心背上破坏抗日的名声,犹豫不决。李天成托张银贵转给儿子五百大洋,张宝玉在家偷拿父亲的钱,差点被张金贵撞上。李继光找到马龙,马龙说组织上同意了张宝玉去前线,改编火德队伍的事也安排妥当,提醒李继光,尽量少去牛馆长处,以防暴露身份。

老柿子树分集剧情介绍第16集

白翠翠拒不同意结婚,金德走不出翠翠的影子,金德娘气不打一处来,边打边骂,李文好言相劝。因李家不尽人情,白善民心生闷气,卧病在床,陈喜贵守在一旁,气氛沉闷,白翠翠看见白善民吐血,泣不成声。白善民反复讲义为先,情为后,嫁给金德是两个村子报答火德大恩的事。面对火德的无情无义,白翠翠被迫同意,为让黄河边的人知道白家的仗义和李家的恶毒,要求婚礼热烈排场。金德在梦中喊着白翠翠的名字,娘对着丈夫的遗像说着金德娶媳妇亏心的事。李文和翻天红通过火德、金德和娘之间的故事,联想起黄河人的情感,用写作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无奈。

张金贵不想受良心谴责,捐出五千块不义之财,官府嘉奖张家,挂上“开明绅士”大匾,张金贵得意洋洋装着假脸儿照相。张宝玉把一万块银票和李天成转交的钱给李继光。李继光代表组织谢谢张宝玉的贡献,俩人约定了去前线的时间。为了能让火德加入到抗日的行列,组织决定委派水德完成改编任务。兴衰成败全由此行,水德对弟弟即将踏上光明之路激动不已。

金德和白翠翠大婚之日热闹喜庆,陈喜贵亲任司仪,鼓手开道,白翠翠面无表情的端坐轿内,金德喜形于色忍不住吼唱。卧病在炕的白善民不住地吐血,嘴里骂着缺德的火爷。迎亲队伍路过丰粮滩,白翠翠令其停轿并在火字碑前吹打,怨气冲天的白翠翠眼里闪着增恨的目光,恶狠狠的唾了一口火字碑,不解心中怨恨。儿子的新婚之夜,喜出望外的金德娘赶走听洞房的小伙子,听到洞房里不时传出的说笑声,顿感心花怒放。深夜,白翠翠用计把娘骗回房间,又用酒灌醉了金德,逃离了李农家。

张宝玉离家前,给父亲张金贵写了一封信,情真意切地劝父亲换种活法。

老柿子树分集剧情介绍第17集

儿子失踪了,李继光也一夜未归,张金贵和老婆肝肠寸断。深夜时分,张家无人入睡。张金贵在书房找到了儿子离家出走,寻找人生理想的信。面对哭哭啼啼的夫人,不知所措的张金贵气急败坏地摔碎了物品。因为孩子离去,张金贵和夫人悲愤填膺。思前想后,张金贵强打笑容地劝说夫人以后多做善事,保佑孩子平安。悟出道理的张金贵听从儿子的劝告,走出悲痛,活出新样。

早晨,金德娘容光焕发,高高兴兴地起床做饭。推门发现金德酣睡不醒,白翠翠不见踪影。桌上留有一封信。金德娘顾不得多想,匆匆向学堂跑去,轰走学生,让李文念信。原来白翠翠言明已是李家媳妇,逃婚外出与白家无关。金德娘感到奇耻大辱。出逃的白翠翠在山沟遇上土匪后以死相逼,紧急时刻,多亏小六子暗中相救,小六子对白翠翠的处境表示同情,希望翠翠不要记恨火德。

因为白翠翠新婚之夜出逃,让金德娘大病一场,茶饭不思,暗生闷气,感到愧对丈夫,她让金德给爹上三炷香,祈望谅解。正喝中药的白善民接到传信人让他到火字碑的信后,急急忙忙赶到。李文和陈喜贵等候多时,李文不断埋怨白善民教育无方。看罢信的白善民暗自称赞翠翠自救的行动。李文无隙可乘,闷闷不乐地回家。把积怨撒到火德身上的金德娘带人强行挖掉火字碑,两村人阻止不住。

在前线参加抗战的国民党军队突然出现在兰州街道上,水德和马龙闪进胡同,与郭大兴接上暗号,商议收编事项。在外抗日的木德当上了连长,与团长同坐一辆吉普车光宗耀祖地回到家乡,想起了乡下的老娘,思乡思娘之情油然而生。

心情舒畅的李继光和张宝玉结伴来到延安。首长批准李继光走上前线,考虑到张宝玉有学医的志愿,留在延安学医,一年后奔赴前线,张宝玉感到心灰意冷。

老柿子树分集剧情介绍第18集

张金贵在兰州大街上看着学生进行抗日游行。捡宣传单时,不巧被木德见到,让木德骂了个狗血淋头,半天喘不过气来。面对穿军装,戴枪的木德,张金贵只能指着木德的脊梁,不服地说自己也是抗日家属。为给娘过大寿买绸缎,火性子的木德因为店主嫌他钱少,大发雷霆,店主好言相劝,愤愤不平地离开。在马葫芦坊内,正给水德布置任务的马龙听到楼下争吵声,下楼一看,发现木德,兄弟相逢,难抑内心的激动。马龙和水德称赞木德是柿子滩的英雄,木德要水德跟自己一起回家给娘祝寿。

陈家营、大柳村请苏家班来柿子滩唱戏,为金德娘祝寿。李文也热心促成。金德娘想到只有一个傻儿子在身边陪伴,不愿过生日。李文苦劝嫂子无果。

机智的郭大兴吩咐马龙调整安排,让水德利用给娘祝寿的机会,争取木德为革命做事,打开一个新的通道,然后再去陇南找郭大兴会合。水德来到兰州国立甘肃学院图书馆向牛馆长请假,牛倌长亲自写了 “源清流净”四个大字送给水德母亲祝福。正在这时,警察闯进欲抓牛馆长,水德冒着危险,抱住警察让牛馆长脱身。由于报信及时,牛馆长从容把机密文件烧掉。水德被带回警察局,惨遭毒打。木德知道弟弟被带进警察局后,不容分说,带着官兵冲进警察局,救出水德。木德勇救水德的传奇故事传到张金贵耳朵,更加想念远在外地参加革命的儿子。张宝玉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对张金贵触动很大,张金贵决定遵从儿子意愿,做些善事,保佑儿子归来,于是,便让管家柱子回趟船湾镇,减掉农民的一半地租。

李文依然在课后组织带领学生,来到黄河边歌唱《保卫黄河》。生病的嫂子让李文挂念,为了让远在外地的侄子放心,李文欲亲自给嫂子过个象样的生日。

上一页1-6集 7-12集 13-18集 19-24集 25-30集
下一页
电视指南网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