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末,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暴雨袭击了兰桐县后牛村,导致洪水猛涨。党员孙桐花首先发现水势的紧急,号召全村撤离,但老支书有些犹豫,孙桐花当机立断,夺过喇叭,呼吁全体村民转移到后山上。看着雨越下越大,老支书也很快醒悟过来,下令村干部们进行清查,把乡亲都撤到地势高的地方,一户人家不能落下。
紧急时刻需要村干部刘保印前去组织群众,但是却寻不到他的身影。原来,刘保印对这次洪灾不以为然,以为只是普通的一场雨。孙桐花来到村民之中,指挥大家转移。就在转移工作进行到尾声,洪水漫过了大堤,一泻千里。所过之处房屋、树木、稻田皆毁于一旦。而还有几个孩子被困在屋顶上,嚎啕大哭。孙桐花前去抢救孩子,她用木筏推着孩子们在洪水中迁移,自己却被洪水冲走。
孩子们被救后,见到家人大哭不止,而乡亲们也得知孙桐花被洪水冲走。正焦急,解放军却带着孙桐花出现。孙桐花一家抱在一起失声痛哭。全村人终于都转移到了山上来,但老支书一家却在抢险过程中壮烈牺牲,只剩下一个小孙子陈新豫。得知此事,刘保印愧疚自己的麻痹大意,没把大家及时转移走。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也容不得他们再懊悔。
雨还在下,乡长和村干部们召开了一场会议,乡长首先表示,县委宣传部将对老支书的光荣事迹进行宣传。接着商量起了灾后重建的工作,乡长要求一点,村民们谁也不许出去要饭。最后,乡长宣布由孙桐花接替老支书的工作。孙桐花直摇头。乡长告诉孙桐花,她能在大灾大难面前,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就能当好后牛村的带头人。而刘保印也对孙桐花任村支书一事表示支持,孙桐花终于决定挑起这副担子。
孙桐花和刘保印、钱保财三人临时召开了党员会,从老支书去世后,他们三人就成了后牛的主心骨。三人决定带领大家一起克服困难,把话说到老百姓心坎里。一定让大家相信党和政府不会不管他们。三人分头行动,孙桐花去乡里拉救灾物资和粮食。剩下二人去执行安抚工作,无论如何不允许后牛村一个人出去要饭。
拄着棍外出乞讨是后牛村几百年来,一代一代往下传的坏习惯。现在后牛遭了灾,大家饥寒交迫,很多村民又想出去要饭了。刘保印、钱保财二人反复劝大家忍一忍,告诉他们救济粮就在对岸。只是人心浮动不安。在村民肖万贤的鼓动下,很多人带着一家老小准备出门要饭了。刘保印急了,他拦住大家,斩钉截铁的告诉村民们,有他刘保印在,谁都不许外出。
正当大家争执,刘保印要拦不住大家伙时。孙桐花背着一袋子红薯回来了。她告诉村民们,有救济粮,现在拉救济粮的车在半路上陷着了。她先背了点红薯回来让孩子们吃。但是村民们还是有疑虑,以往发救济粮,没发到他们村就没了。所以他们还是要出去要饭。
见此场景,孙桐花扑通跪了下来,请大家扛一扛。孙桐花提出建议,让大家先去看看车上的救济粮够不够吃,够了谁也不出去要饭,不够吃再去要饭她也不拦着。大家终于被说动,同意了。留下几人给孩子们煮红薯。其他人则去看救济粮。走了不远就看到刘保印拉着装救济粮的马车过来了,看到了救济粮,这才确定他们不会饿死,同意留下来。刘保印在见到大家为有粮食开心之时,向大家道歉,为自己麻痹大意,没有及时安排大家撤离的事情,向所有人道歉,同时称自己是罪人。在刘保印道歉之后,桂兰领着老支书的遗孤陈豫新来了,新豫是老支书的根儿,保印和桂兰的孩子,刘保印让他跟着自己走。村民们纷纷表示,新豫是全后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