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门风之名,竟成枷锁之重。那些从乌托军营中被救出的女子,等不到亲人的车辘与马蹄,等来的只是冷硬如铁的说辞:以身侍敌、污了家声、折了族脉。绮罗低声叙来龙去脉,禾晏听至此处,心中一阵寒凉。若换作男子,或许早被高举为“能忍辱负重、以智取胜”的英烈,旗帜上写着荣耀,族谱间添了光彩;偏偏此时换成女子,便成了羞辱和拖累。她对这等风气不屑至极,轻叹人心偏见之深,竟比城墙更难攻破。她看向绮罗,既怜且怒,那怒不是对绮罗,而是对这世间不平之理。
城中风声诡谲,兵戎未歇,新的险境却骤然逼近。李匡打起算盘,欲取“奇兵”之法:让绮罗为首,率那些获救的女子作前锋,先行出城扰乌托人目,使之困惑,再以此立功。绮罗闻言面如死灰,跪地哀求,不愿赴一场明知没有生路的送死。她的声音哽咽而微弱,像风雨中将灭的灯芯,但乞求终究抵不过冷硬的军令。那一刻,几道眼神飘摇于女墙与城楼之间:有人灰心,有人沉默,有人仍然怀着不可能的希望。
当城门将启之际,急蹄破空而来,禾晏自烟尘中策马直进,扬鞭斥止。她当着所有女子与将卒之面,毫不留情地驳李匡之策,言辞如刃,斩碎伪饰的仁义与苟安的勇。她朗声道,将士手中刀剑当为护山河、卫黎庶之器,岂可转向无辜弱者?此话如晨钟暮鼓,震落积尘。忽有一人从暗处现身,气定神闲,目光沉稳——肖珏。昔年风骨,于此刻重又并肩,彼此眼中所映,是从未改变的信念与锋芒。他顺势附和,言将者当以血肉筑城,以担当立命,一瞬间,润都守城军心由摇而定,铮然作响。
战策旋即决断。众人不再以弱者为盾,而以胆略为锋。火球先抛,乘风而起,浓烟翻涌如墨,遮天蔽日,正向乌托军压去,构成一阵幽黑的烟幕。随后弦声如雨,箭矢密集坠落,仿佛一场铁的骤雨自天倾泻。大魏将士踏烟而行,借着此刻迷蒙的天幕,悄然迫近敌阵;城头之上,旌旗猎猎,风声与怒吼交杂,杀伐之气漫过城垛,直逼苍穹。
刀剑相接,火星四溅,铁甲撞鸣,咆哮与惨呼构成荒凉的战曲。禾晏与肖珏一左一右,如双锋出鞘,直趋乌托中军。纳古尔身为敌帅,狡猾狠厉,竟以部下血肉为盾,强行封住致命来势。禾晏见其心志狠绝,不与其力拼,以巧破力,借烟影辗转腾挪,身形隐于烽烟里。她摸准节拍,于纳古尔不备之际骤然杀至,刀风掠面,寒芒逼人,一记骤落,险些致命。奈何电光火石间机缘稍纵即逝,锋刃虽入,终未彻底斩落其性命。
烟中传来厮杀震耳,禾晏忽见战线另一侧血光迸散,心神一紧,以为肖珏遭创。她奔行如飞,慌而不乱,却在心绪动摇之际,视野里空空如也,一瞬间错觉化作刺骨的惶然:莫非他已殒命?这念头如冰入髓,痛意翻涌,注意便在此刻走了神。身后杀机横生,纳古尔负隅顽抗,带着濒兽般的狠厉,欺近欲下最后一击。危急之时,只听一声如霆,锋影破烟而出,肖珏自黑雾中降临,一刀沉决,干净利落地取了纳古尔性命。生死一线,被他硬生生扯回。禾晏回身相拥,喜极而泣,失而复得的重量,让她的心跳得比战鼓更响。
乌托主帅既斩,余众顿失统摄,阵脚纷乱。正此时,援军旗影自远天涌来,燕贺率军压阵,铁流滚滚,杀声振地。润都一役就此逆转,城门内外同声振臂,血与火中迎来一线黎明。原来在掖州卫时,肖珏已暗自未雨绸缪,遣飞奴驰往求援,布好后手;楚昭亦早命应香筹措粮草,只是战事迅疾,待刀兵既定,辎重方抵城下。军中人皆叹,谋与勇同在,但天与时未必随人所愿,庆幸的是,足够的坚守与信义,填补了迟来的辎重。
硝烟散尽后,李匡看禾晏行事,愈发觉得她与过往那位名动边关的何如非极其相似,却不知她本就是那人。傍晚风过,树影斑驳,肖珏将她带至一株老槐下,取出曾经她离开时留下的荷包与一封信,低声问及当年的决绝与如今的归来。言辞之间,不再有试探,只有多年沉淀的坦诚。禾晏敞开心扉,道出隐忍与不可言说的顾虑;肖珏亦剖白胸臆,言无论境遇如何幻变,他必将相信她、护她,与她并肩劈开沉霾。隔阂自此如暮雪消融,余温重回掌心。其后,飞奴为先前抱憾与误会郑重致歉,禾晏淡然一笑,不以为意:换作旁人,亦会如此揣度,冤结到此终了。
阴谋的网,从来精密而冷。然而暗处筹算者终有看漏之处。自诩洞悉人心的“何如非”,百般算计,竟未想到肖珏会以身犯险,顶着问罪之危,仍毅然率军相援润都。这一着出乎意表,也正是胜局转折所在。城上风旗翻飞,城下战马嘶鸣,一切喧哗归于沉寂时,只余残阳把城砖烫得微热,映出人心最真切的颜色。有人在这场风波中失去,有人在火里重生;有人见证信任的重量,也有人学会向偏见举起反抗的刀。
待得回京之日,禾晏要挺身站在众目睽睽之下,堂堂正正地走到“何如非”的面前,让天下人看清谁才是名副其实的飞鸿将军。真伪一照见,假冒伪劣者自会颜面扫地。她不只要为自身正名,更要为那些被羞辱的女子讨回一席之地,让她们的名字不再被抹去,让她们的遭际不再被污名。刀剑可以洗净于江水,但公道须由人心来正;战场可以一日得胜,风气却要以年岁去扭转。长空渐明,朝阳终起,她与肖珏并肩而立,望向远处层叠的宫阙与未竟的征途,知道前路尚长,却也知道,此心已定,无需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