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雁的命运仿佛是一曲充满悲戚的旋律,自幼时就被母亲刻薄对待,她心底始终怀揣着一丝希望,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赢得母亲的怜惜。在母亲一次次动用家规惩罚她的过程中,她却从未抱怨,只愿以知书达理的姿态唤起母亲的慈爱。然而就在她被嬷嬷们拖出门的那一刻,庄老爷正好看到这一幕。他酒后归来,却发现自己的女儿竟受到如此粗暴对待,心疼不已。本欲带寒雁回房间疗伤,却遭到了阮主母的严厉斥责,并被提醒庄家近年来的种种霉事皆因寒雁而起。庄老爷为寒雁求情,希望妻子能怜惜自己的亲生女儿,而寒雁从未意识到母亲如此尖锐的态度背后竟掩藏着深深的怨恨。
在母亲声嘶力竭地控诉中,寒雁才终于明白阮主母对她的敌意源于深刻的个人创伤。阮主母的控诉如一个深闺怨妇的哭诉,揭示她因寒雁的出生而失去丈夫的宠爱、娘家的支持,甚至落得残废之身,家破人亡。寒雁听罢竟然意识到,这个她从小心念的母亲,原来在性格和态度上隐藏着如此深的痛苦与绝望。尽管她备受责难,但庄老爷还是将寒雁留在了身边,决心照顾这受尽委屈的女儿。
与此同时,傅云夕出于自身目的来到庄家,调查儋州庄家叔叔婶婶的案件,却意外撞见寒雁被责罚。他看穿寒雁表面上的无助,直接质问她是否借助家规引起父亲的怜惜,从而在这个家中赢得被接纳的可能。他对寒雁的行为怀有怀疑,但寒雁却以眼泪回应,只求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傅云夕的冷漠并未完全侵蚀寒雁的心,他递来一盒药膏,虽然话语冰冷,但这一举动却令寒雁感到一丝温暖,让她的痛苦稍减几分。
夜晚,庄老爷前来安慰着寒雁,诉说叔叔的身亡对庄家的重大恩情。他承诺寒雁,将私藏的家产未来交予她,定不会让她再遭受亏待。然而寒雁心中却并未完全释怀,她拿着傅云夕的药膏发呆,思绪纷乱。这时,柴靖的身影悄然出现,她身为儋州杀手,与寒雁展开了一场令人震撼的刺杀场面。柴靖回忆起多年之前寒雁曾救她一命,而如今这一刺杀似乎蕴含着特殊的意义。通过这次交锋,寒雁逐渐摸清了庄家每一个人的性格:姨母周如音看似文静,主母阮氏虽严厉却有其背后的秘密,而令她真正感到担忧的却是大理寺的存在。她叮嘱柴靖务必保护好自己,因为柴靖的安全关系着寒雁生活的每一步。
次日清晨,寒雁醒来后发现丫鬟们的态度竟然完全改变了。她们彬彬有礼地早早等候,为她梳妆打扮。庄语迟因姐姐寒雁受到父亲宠爱而不满,愤怒之下责问寒雁为何袒护她,却因此遭到主母的责罚。与此同时,庄语山则揭示内幕,他告诉这个傻弟弟,寒雁的出现其实为自己脱出禁闭创造了机会。庄家内部的矛盾逐渐显现,这场风波使家族商议寒雁去留的问题成为焦点。庄老爷对寒雁的怜惜显而易见,然而其他人却心怀芥蒂。尤其是庄语迟,他担心寒雁的存在会阻碍自己婚事的成就。而作为官员的庄老爷在上级压力下不得不考虑寒雁的未来。
众人商议的最终结果由一名贴身丫鬟提出:寒雁已过及笄之年,或许可以走婚嫁之路。然而这个建议却面临现实的挑战,媒婆们听闻为寒雁说媒竟无一人愿意应承,她的名声使得婚事难以办理。寒雁听闻傅云夕已离开庄家前往儋州,更是决心摆脱“赤脚鬼”的恶名。她不甘屈服于不公平的命运,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改变被世俗捆绑的未来。
在庄老爷与周姨母在花房讨论寒雁的婚事时,突然传来老太太中邪的消息。这事态如一场无声的风暴席卷庄家,老太太的状况让所有人联想到祖父当年的病情。为避免家丑外扬,庄老爷吩咐众人封锁消息。寒雁的弟弟庄语山则利用混乱局势表面关心姐姐,却拿走煤炉和棉被一去不返。寒雁对此早已看穿,并未计较。庄语迟则真心感谢姐姐对自己的帮助,让寒雁看到了一份纯粹的家人感情。
冬夜寒冷如刀,寒雁本试图向父亲求助,却连丫鬟都无法让她见上老爷一面。无奈之下她披上棉衣御寒,将自己隐藏在风雪之中。柴靖在调查赤脚鬼传闻时发现关键线索,指向段天师。这位段天师现身京城,老太太的病情竟与他脱不开关系。寒雁在蜡烛中发现了一张纸条,似乎隐藏着揭开谜题的关键线索,她决定反击对方。寒雁从幼时便背负“赤脚鬼”的污名,而如今终于寻求摆脱这一枷锁的机会。她的决定不仅是对自己命运的抗争,更是一场重塑荣誉的大胆尝试,她的内心坚韧如初冬寒梅,绝不轻易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