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家寨会议的余波中,红四十二师在南梁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习仲勋,一位充满智慧与胆识的领导者,亲临南梁,深入农村,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他不仅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联系,而且还深入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
在与贺老五的交谈中,习仲勋详细了解了当地的土地分配情况。他发现,尽管这里的土地肥沃,但大多数土地都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普通农民几乎无土地可耕。在好年景,农民们勉强能够维持生计;然而一旦遭遇不良年景,他们不仅收成无法保障,还要背负沉重的地租债务。这种不平等的现状让习仲勋深感不公。
在与张策的深入交流后,习仲勋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想稳固根据地,必须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他明确指出,解决群众迫切期待的问题,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因此,他决心推行土地改革,打土豪,分田地,以实现土地的公平分配。
在习仲勋的带领下,豹子川等地的农民运动和土地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当地百姓对共产党的支持和拥护也日益增强。刘志丹在得知习仲勋身体恢复后,特地前来探望,并对其土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鼓励他继续留在当地,扩大影响力。
然而,就在此时,南梁根据地面临了新的危机。黄子祥急匆匆地报告说,敌人正集结重兵围攻南梁。面对突如其来的威胁,刘志丹迅速作出决策,命令主力部队迅速突围,避免与敌人的正规军正面交锋。同时,他也指示对敌人的民团和地方武装进行伺机打击。
在紧张的撤退和疏散中,习仲勋负责组织群众撤离,并清理战场。在这一过程中,国民党民团对刘志丹进行了疯狂的追捕。在一次危急时刻,同桂荣为了引开敌人的注意,不惜跳下悬崖,所幸被及时救回。
在战争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下,刘志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当他终于有机会与家人团聚时,却难以跨出那一步。他深知,一旦面对家人,自己可能无法再抽身回到战场。这种情感的压抑,习仲勋感同身受。但习仲勋认为,即使是在革命的道路上,也不能忽视对家人的感情。在他的劝说下,刘志丹带着复杂的心情走进了家门,面对父亲的责骂和女儿的陌生,他感到无比的痛苦和自责。
随着时间的推移,1934年7月,谢子长率领的陕北红军与陕甘边红军在南梁成功会师。在阎家洼子召开的联席会议上,加强了两支红军及其根据地的联系,为未来的合作与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久后,在一次激烈的反“围剿”战斗中,谢子长身负重伤,刘志丹和习仲勋连夜赶到,命令军医不惜一切代价救治。
在南方,中央红军在江西瑞金的苏维埃政权建设如火如荼。受此启发,习仲勋和刘志丹在陕甘边区也开始筹备建立属于老百姓的政权。通过民主选举,最终成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习仲勋被选为主席。他在上台时郑重承诺,将不断推动政策,确保老百姓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