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习仲勋站在了权力的顶峰,成为了众人敬仰的主席。在一次庄严的仪式上,刘志丹带领着众多军政干部向他行礼,恭请他指示未来的方向。习仲勋对此感到意外和荣幸,但在刘志丹的坚持下,他更加敬佩刘志丹的谦逊与谨慎。两人并肩坐下,观看着学员们的训练,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满足。
红三团的团长王世泰面临着选拔人才的重任,他需要在军政干校中挑选十名杰出的学员。然而,人才的稀缺让这一任务变得异常艰巨,副校长面对这一局面显得颇为为难。他向王世泰透露,这一决定还需得到习仲勋和刘志丹的同意。果不其然,习仲勋对此持保留态度,他决定留下秦木兰、陆建德、王兴一等人,计划让他们创建一所列宁小学,以此来提升边区百姓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刘志丹对此表示赞同,只是对留下更多人才有所保留,这让王世泰感到了压力,最终不得不选择逃离。
随着南梁列宁小学的正式开学,秦木兰在教室里教授孩子们歌谣,其场面吸引了众多村民的围观。这一幕不仅展示了教育的力量,也反映了百姓对新知的渴望。与此同时,刘志丹和习仲勋正在讨论十大政策,这些政策旨在让百姓真正成为家园的主人,同时也保障地主豪绅的基本生存权利。两人对未来充满希望,憧憬着有朝一日,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肉馅饺子这样的美食。
在这一系列忙碌而充实的日子里,谢子长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旧挂念着红军的安危,担忧反动派会趁虚而入。他嘱咐刘志丹要做好准备,尽快将陕北和陕甘边的根据地统一起来,以增强红军的力量。谢子长在临终前与刘志丹有着深情的对话,他告诉刘志丹未来的重担将由他一人承担。刘志丹承诺会坚守根据地,直到谢子长安详地闭上了双眼,留给世人无尽的哀愁。
谢子长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他的精神和理念继续激励着后来的人。为了纪念他的贡献,陕甘宁边区政府将安定县更名为子长县,毛泽东亲笔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以彰显其不朽的英雄形象。不久后,国民党军的大规模“围剿”行动迫在眉睫,习仲勋孤身前往战场,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而刘志丹则负责指挥和协调,确保群众的安全转移。在这场斗争中,虽然习仲勋受了轻伤,但更让他心痛的是,嫂子亲手为他制作的棉袄被破坏。
在这一连串的战斗和政治斗争中,习仲勋和刘景范发现了由于“左”倾路线的影响,南梁地区的查田运动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赤卫队的行为尤为恶劣,他们不仅抢夺了李老栓家的粮食,还对其家小进行了威胁。习仲勋和刘景范得知此事后,立刻前往制止,但却遭到了顾林的批评,指责他们的右倾思想。这一冲突最终导致双方不欢而散,但习仲勋和刘景范坚持要求停止这种无理的查田运动,以免引发更大的民怨。
在这些内外交困的日子里,刘志丹带来了两个消息,一个坏消息是蒋介石在西安成立了剿匪总司令部,亲自担任总司令,动用重兵围剿陕甘红军;一个好消息是红二十五军即将到达延川永坪镇。到了同年九月,红二十五军与陕甘红军成功会师,组成了红十五军团,并在劳山战役中取得了胜利。这一系列的胜利和挫折,不仅是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考验,也是对他们信念的坚持和对未来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