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板以谎言为绳索、以暴力为枷锁,将郑薇薇拖入阴翳深处。她被毒打折磨,生机如风中残烛,直至打拐办及时解救,方才从生死边缘被拽回。冷白的手术灯下,医护人员与死神竞速,走廊里焦灼的脚步声与压抑的啜泣交织;等到病危指征逐步回落,家属栏杆旁的心也随之落地。已然各自漂散的父母闻讯赶来,旧怨新痛裹挟着悔恨在病房门口爆裂,他们互相指责对方的缺位与疏忽,让女儿的劫难成了彼此攻讦的弹药。郑父怒火失控,又把锋刃对准常锐,怨他没有更早一步将孩子救出。常锐沉默无言,唯有坚定地站在门外守候。邓妍看着这对父母崩塌的表情,心如针刺,却只能静候结果。直到主治医生点头示意,宣告郑薇薇转危为安,泪水这才在两位父母眼眶里毫无保留地决堤,喜极而泣的颤抖,把漫长煎熬写成一声声哽咽。
案件的脉络并未因一人获救而松懈。严磊与杨佳佳再次提审人贩,零碎供述之中,一个名为“中转站”的幽暗角落渐渐清晰——青皮曾提及,许多姑娘皆由此处被转运,而且一路被布条蒙眼,记忆被强迫抹黑。为了寻得入口,邓妍与常锐商量,决定去向连翘探询线索。他们再访老莫的便利店,门扉紧闭、气息沉沉,莫林把自己困在小小房间里,绝食绝眠,像一只受惊却负隅的兽。劝慰不入耳,他担心连翘一旦露面就会被强行送回原生家庭,竟在冲突间挥刀以拒。邓妍与常锐耐心相劝,言语如水,终难化开他的坚壳。正当僵持将落入险境,连翘从阴影里走出,她的眼神清冷而决绝——愿意配合。她说得并不多,只记得被囚之处倚着一片森密的林,几间破败的房舍紧邻小河潺潺,风一吹,潮腥味从树影里涌出来。
为了尽快拓宽案情的纵深,邓妍征得打拐办同事们的同意,推荐尹建生赴省里参加研讨会,把前沿的研究与实战的经验互通互融。案头这边,杨佳佳依照连翘的零星描述,将芒江一带图上三处可疑地带圈定,山林、水脉、房屋的排列像一道暗语。邓妍当即决定逐一摸排,步调紧凑,不留拖泥带水。与此同时,尹建生联系当地警方,借力共侦,短时间内便初步锁定了疑似“中转站”的位置。众人连夜启程,连翘同行指路。车至一处铁路口,连翘骤然一震——她记起曾被蒙眼押过铁轨,那一跤摔得又重又疼,眼上的布恰有一道细缝,竟让她在痛楚与混沌之间偷得一线记忆的光,这里,便是那道光的起点。
沿着铁轨转入林中,湿土味渐浓,树冠遮天,风声像是从远处的河面托来的。众人抵达森林深处的护林员驻地,房子破旧简陋,木板窗沿呈现长期潮侵的痕迹。常锐佯装驴友入内问询,三名自称护林员的男人迅速现身,借“防火防盗、防野兽出没”为由粗暴拦阻,眼神却过分关注邓妍,谨慎得不像普通护林员。直觉告诉邓妍形势有异,便顺势寒暄几句后借口离开。临走前,她像不经意般把相机放在桌上,镜头朝上,实则暗藏监听装置,成了一枚静默而清醒的耳目。
夜色未至,心战先行。三人贩果如雕虫小技之辈,商量着当晚“接货”,暂且放几人离去以免节外生枝。很快,其中一人注意到桌上的相机,好奇翻动,按键声清晰地落在监听端。杨佳佳紧贴耳机,捕捉字里行间的风吹草动;严磊则架起望远镜,守在不远的制高点,监看屋内外的影影绰绰。权衡再三,邓妍嘱咐连翘先下山,免其再涉险地,自己与同伴潜伏近处,静待黑幕拉开。天色一点点暗下去,风带着凉意挤入衣领。四名人贩押来三位被蒙面的姑娘,步伐急促,进屋门不多时,屋内动静忽然像被黑布罩住般寂静。杨佳佳的耳机里只剩下电流的轻微沙沙,邓妍的预警瞬间拉到最高,令她立刻拨通葛所长的电话请求增援。然而信号仿佛被林海吞没,电话连连不通。时不我待,她果断带人破门而入,落地窗帘乱作一团,窗沿新鲜的刮蹭划痕清楚昭示——人已从窗户翻逃。
有惊无险的背后,是更快的反制。邓妍再次拨打,终于接通葛所长,警力以最快速度合围。林间的夜像一张网,手电光束划破树影,喊话与脚步声交错回荡。眼看势穷力迫,人贩李大农恼羞成怒,妄图挟持其中一名姑娘以作挡箭。邓妍沉稳开口,言语如石落心湖,一句句剥离他的虚张声势;紧要处,常锐出手如电,凌厉制住李大农,局势倏然转正。三名姑娘得以安全解救,疲惫与惊魂在她们眼中交战,却被灯光下的安抚与毯子的温热慢慢盖住。远在另一端,尹建生收到捷报,长舒一口气,那一声轻叹里,有欣慰,也有对下一步鏖战的默数。
突破口既开,便趁势深挖。审讯室里,李大农起初硬如玄铁,拒不吐实。常锐先以法条与量刑利害相陈,邓妍再以案情链条细细铺展,事实和逻辑像钉子,一颗颗敲进对方心墙。终于,他的防线龟裂,供出送人的有白板、柯良和赵哥,接货的则是青皮与老黄狗。更上层的阴影,名为“飞哥”。这位幕后之人每回现身都将手下支开,谨慎至极,谁也描述不清其面貌,只记得他是一名瘸子。这个词像一把旧钥匙,刹那拨动了邓妍心底的一扇门——多年前,林然然被拐案中出现的神秘人,也是一名瘸子。往事如潮,她的眉目间生出几丝凝重与冷静。常锐看在眼里,轻声探问,她却把话咽回心底,独自退回房间,任思绪在墙壁间来回撞击。
案外亦有人情在发光。孙文翰这日来到章阿姨的小饭馆,桌椅锅灶错落拥挤,他拿起铅笔与尺,换位思考地从动线到采光重新排布。章阿姨心里有个温暖的盘算——想隔出一个小小包间,好让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临时有处栖身。孙文翰毫不迟疑,三两下便构出一幅简洁可行的设计图,门窗开合、床铺位置、储物壁橱一应俱全。烟火之间,人心向暖,这些微小光亮,正是支撑世道人心不至完全冷凉的柴薪。
夜阑人静,邓妍摊开所有线索,像在一幅巨大的地图上反复描绘踪迹。足迹、通联、路线、资金与隐蔽据点,一条隐形链条浮出水面。她几乎可以肯认,那个瘸子“飞哥”,正是拐卖妇女儿童盘根错节网络中的枢纽之核。而这条链的末端,并不止于贩卖牟利的粗俗目标,背后或许潜伏更隐秘、更冷硬的黑市之需。她据此向上级呈报,申请在既有打拐行动的基础上,加大扫黄打非的力度,以交叉清剿的方式挖断供需暗沟,让地下流水无处遁形。
合围的网越织越密,来自牛盘塘派出所的消息又一次牵动了神经。警方突击检查某洗浴中心时,从一名嫖客身上搜得一张潦草却刺眼的纸条,上面只有两个字——“救命”。字迹颤抖,血痕却已干成暗色。邓妍闻讯迅速赶到,询问间,那名嫖客交代半月前曾去寻欢作乐,事后一个哑巴姑娘在角落里用眼神与颤抖的手势向他求助,匆忙塞给他一张写着“救命”的血书,旋即被人拖走。那时他心虚惶惧,未敢声张,直到今日被查,才把这份迟来的悔意一并吐出。线索虽迟,却仍像一束细小而坚韧的光,刺穿薄薄人性与欲望之膜,指向新的搜救方向。
阴霾未散,脚步不止。郑薇薇在病房里缓慢复苏,她的呼吸与心跳,像为所有受害者而跳的鼓点;父母间迟来的泪与歉,或许无法缝合既有裂痕,却能提醒更多人以爱筑牢守望。战线另一端,严磊、杨佳佳与同僚们则继续在山林与城廓之间奔走,追踪“中转站”的余羽,追寻“飞哥”的影子。每多救出一人,暗处就少一缕寒;每多揭开一层黑幕,光便在下一处角落里亮得更足。人心可欺亦可醒,当正义的脚步走得足够坚定,所有被迫闭起的眼睛,终将得以在晨曦里再次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