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价目表的翻飞纸页间,暗潮悄然涌动。倪香影以轻巧笑意掩住锋芒,在新品与老品的价格目录里暗设机关;褚韶华按部就班地标注价位,看似循规蹈矩,实则心如明镜。待至沈部长面前对账之时,倪香影故作惊慌,一口咬定褚韶华错标价格,言之凿凿地要求开除;谁料沈部长逐条核对,分毫不差,结果令她当场面露窘色。原来,褚韶华早在最初便嗅出不对,她转身求证于黄助理,才知价目表竟被人动过手脚,于是另取一份正规版本以防不测。倪香影趁机让她去搬货,想要偷换覆盖,褚韶华却在侧目之间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她不动声色地记下这笔账,眉目间却留下一句冷冽的告诫:再有一次,绝不轻饶。
风波未息,倪香影又将矛头抬高,她径直去找老板密诉所谓“黑状”。老板对她背后的凭恃心知肚明——公司大股东田家的二公子田同心正是她的撑腰人。权力的天平倾斜,命令由上而下传达:将褚韶华调离文房部。沈部长面上不忍,心底不服,却也难以逆流而行;权衡再三,他定下一个月之期,以业绩论输赢,谁能胜出谁留在文房部。沉甸甸的时间尺被放在两人面前,成败只系十二分努力与三分运数。
黄昏街口,车影如梭。田同心驱车来接倪香影,两人相携去看电影,油门一紧,飞速驶过褚韶华身旁,泥水瞬间溅点她的裙摆。稍后闻知秋赶到,他递上洁白手绢让她拭去污渍,又从古玩市场淘来的中医古籍中翻出几页,诚心求教。褚韶华却言辞清楚、态度坚决——与他无意,劝他切莫痴缠。此时,上海因袭公司刘经理为招女演员而四处寻访,步入永新百货之际,他一眼看中褚韶华的气质与神采,盛情邀约,她不置可否,眉目低垂,只将重心放在眼前的工作与即将到来的业绩竞逐上。
鲜花如潮,田同心特意为倪香影送来花束,又顺手一掷,购下两百支钢笔——这几乎是文房部常月的销额。下班之后,闻知秋依旧守候在门口;刘经理也在此等候,极力劝说褚韶华投身影圈。她心中焦灼,不耐于旁枝末节,只想留在文房部、超越对手。偶尔一瞥间,她看见宣传单上的人——康二妞。澄明记忆顿时泛起波澜,她急切请求刘经理带她去片场。片场里灯影斑斓,导演对康二妞的表演连连皱眉,重拍之际,康二妞在人群中觑见褚韶华,喜极而泣,泪光盈盈,那一场戏竟因此水到渠成。
阔别重逢,心事如潮。褚韶华随康二妞迁居到她的住处,沉默久逾片刻,终于拨开多年尘封的痛楚,缓缓吐露陈大顺的死讯,以及她被逼至绝境、亲手了结陈二顺的真相。那些年积压在胸臆的委屈与恐惧一并涌出,她伏在康二妞的肩头痛哭,泪水打湿衣襟。呜咽里有自救,有告解,更有对明日的渴望。夜幕沉沉,两人彼此搀扶,愿将残破的过往在彼此的温情里一点点缝补。
时间如流水般滑过指缝,十八天转瞬即逝,褚韶华仅售出八十余支钢笔。业绩如寒潮,沈部长动起调岗的念头,欲将她转至人际更为单纯的电光部。她却不肯俯首认输,硬是紧握最后十二天,将资料与样册一一带回家细究。她研读品牌沿革、书写手感、笔尖材质,咀嚼每一条能打动人心的卖点;她不愿将命运交给旁人,不愿用退让换来苟安的平静,心里的火越燃越旺,照亮她接下来的每一步。
为了拓局,康二妞劝她暂且放下心事,赴一场酒会,或可借此打通人脉与声名。褚韶华仍惦念如何多卖钢笔,康二妞便请来报社朋友孙龙吟,愿为她刊登广告、助力传播。酒会只发三百张请柬,她们手里却仅有一张。门卫持章照验,只准一人入内。康二妞将请柬捧在掌心里先行入场,叮嘱褚韶华在外稍候。片刻后闻知秋急匆匆赶来,褚韶华机智一笑,佯称替他检验请柬真伪,趁势夺过,转身步入会所——闻知秋当场哭笑不得,既恼又无奈,只剩原地唏嘘。
觥筹交错之中,褚韶华并不急于寒暄,她以敏锐目光察看来宾衣饰与随身之物,尤其留心他们胸前或指间的钢笔,借由材质、色泽、线条与身份气质相配,以精巧话语进行针对性推荐。人群翻涌之际,她忽然看到夏元的身影,记忆里潜藏的惊惧蓦然攀起,她不敢停留,匆忙上楼欲避其锋,却误入一处暗门,轻轻推开,竟是小赌局的赌场。她正要退身,卢先生叫住了她,神色焦灼,求她在“大”与“小”之间指点一二。她凭直觉押“小”,连连翻倍,牌面却频出“大”,眼见筹码如雪崩般流失。她安稳心绪不动摇,再次押“小”并加倍翻注,终局一开,灯火摇曳中的“小”熠熠呈现。卢先生一举赢回失地,更赢得五万大洋,他笑得合不拢嘴,连声称奇,感念这份背水一战的勇气与胆识。
短暂的胜利带来灵光一现,褚韶华得出几条推广新思路,急匆匆下楼欲将人脉与兴致一并利用。谁知与倪香影迎面相遇,倪香影已知酒会仅三百请柬,心生疑窦,伸手从褚韶华包里翻出闻知秋的请柬,当众欲令她难堪。田同心远远观望,想要过去看个究竟;康二妞忽地一转身,手中酒杯倾斜,一汪清亮洒在他衣襟之上。有人认出康二妞,慕名相邀同舞,她顺水推舟,将田同心当作挡箭牌,携他一同踏入舞池,裙摆摇曳、生姿曼妙。恰在此时,卢先生及时出现,为褚韶华轻轻挡下这场尴尬与质疑。倪香影想借机扳回一城,却徒劳无功;她回头寻找座位时,连田同心也悄然不见,反倒让她在热闹与喧哗里添了几份失落。
夜色渐深,褚韶华离场回家,见闻知秋依旧在门外守候,于是将请柬完璧归赵。闻知秋邀请她吃宵夜,温言缓语间,简要述及自身经历:苏州名门出身,自幼留洋,世事变迁,家道中落;他便从学徒做起,一步一脚印,终于开出一家大药房。问及她的来处与过往,她只淡淡一语道自己是乡下人,其余隐忍闭口不谈。她心中只念明日的生计与手头的业绩,劝闻知秋莫要痴心相随。临别时,闻知秋买了一支花赠与褚韶华,花香浅浅,落在她掌心,也落在这座城市的霓虹与风尘里,无声诉说着一段未曾起航的情愫与一颗不肯低头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