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如潮,浪头翻涌,田同道借势推波助澜,刻意将羞辱的镁光灯照向康二妞。重压之下,她一度动了轻生的念头,幸而褚韶华与闻知秋及时赶到,将她从悬崖边拉回,并当即为她筹办了一场发布会,用坦诚与事实回应流言,替她挽回尊严与清白。
穆子儒在风口浪尖里挺身而出,坦然宣布以男朋友的身份站到康二妞身旁,愿意与她并肩承受风雨。康二妞当场哽咽落泪,被这份不计代价的守护深深打动。褚韶华却轻声相劝,希望康二妞独自面对记者,以最直率的立场证明她的坚韧与无畏。穆子儒懂她的心意,不再坚持,退到灯影之外,给她留出昂首出场的空间。
发布会如期而至,镜头与闪光灯交织成光的洪流。康二妞镇定讲述曾被小伍为偿赌债卖入青楼的遭际,又是如何在褚韶华的仗义相救下得以脱身,辗转来到上海谋生。台下“晓风报”的赖之名向来以尖刻闻名,果然当众发难,追问她既遭此污辱,为何不以死明志。褚韶华早有预判,事先做足应对之策;康二妞不卑不亢,反以一问回敬:设若你身赴绝境,何以不求一死?质询之锋,直指偏见之心。
无良记者再以小伍作引,试图翻旧账当众羞辱。康二妞却以平静与从容正面而上,不被嘈杂裹挟。人群中,孙龙吟站出为她辩白,以亲见与品评作证,力陈她为清白善良之人;梅三度则当众宣布橘井堂诚邀康二妞担任代言人,夏元亦到场撑腰。掌声在厅内回旋,目光逐渐从质疑转为肯定。康二妞泪光盈盈,向所有伸出援手的人深深致谢,并郑重许诺:无论前路还有多少非议,皆将勇敢面对,不再退缩。
翌日,各家报纸以显著篇幅报道发布会实况,舆情为之一震。电影公司顺势抛出橄榄枝,为她量身定制三部影片。消息传至田同道耳中,他勃然大怒,命人将当天报纸尽数丢弃,仿佛这样便能撕毁事实,将潮声塞回江海。
与此同时,田同道起意拔去祸根,勒令将小伍赶走。小伍反咬一口,索要好处,否则绝不离开。威胁与恐吓如影随形,他只得仓皇南辕北辙,转道天津。临行,他雇了辆黄包车徑往车站,车夫劝他改走水路更为稳妥,他也满口应承。谁料半途遭人拦阻,方知这番安排皆出自穆子儒的手笔;那一声“请留步”,像是命运在昏暗巷口收起的网。
另一边,闻氏大药房为康二妞量体裁衣般推出“冰玉膏”,一经上架便供不应求,柜台前的人流将喜讯堆得满满当当。夏元看在眼里,喜在眉梢,顺势提醒闻知秋:良机在前,不妨向褚韶华表明心意。闻知秋却敏锐察觉,她心底仍有放不下的旧影;夏元只道感情之事最忌错过,叫他不要因顾虑而退后一步。
穆子儒心意愈发执定,置办了一处洋房,邀请康二妞搬去同住,用一屋子的日光与暖意兑现承诺。康二妞将此事与褚韶华言明,褚韶华婉言相劝,不欲她与青帮之流牵扯过深。康二妞却笃定穆子儒的真心,不愿因惶惑疏漏眼前难得的幸福。褚韶华目送她的背影,止于祝福:但愿往后岁月,皆有良人相伴。
闻知秋暗自筹谋另一场“告白”:托康二妞帮忙,请剧组道具师制作几处房舍模型。他不止要说一声喜欢,而是把未来具体到砖与瓦、窗与门。在康二妞面前,他也敞开坦诚——愿意以自身家底与心血,为褚韶华量身打造一连串遍布全国的药铺与家,一一标注,一一命名,只等她亲手把牌匾挂起,让漂泊有处可归。
康二妞这边,收拾行囊准备搬去穆子儒的新居。临别,她再劝褚韶华接纳闻知秋的情意,不必一直困在过往的伤口里。褚韶华却三言两语含混过去,用忙碌与事务遮掩心口的波澜,敛起眼底那抹难以名状的沉色。
彼时,远在欧洲求学的夏初自法国归来,携一身新知回到上海。他选择应聘大学教席,立志以学术与教育为己任。夏元与夏母闻讯欣喜,夏元却期望他下海经商,借时代风口大展身手。夏初心如明镜,只愿将所学倾注于救国兴民的大业。兄长相劝不动,终也不再强求,只在侧旁护他一份志气。
闻知秋连日不眠,终于完成心中构想,约定下午三点于礼查餐厅摩登厅邀褚韶华见面。他将那些药铺与家的模型摆陈成一幅暖意盎然的图景。康二妞先行前来参观,笑言当备鲜花与美酒营造情境。闻知秋却摇头:她最需要的不是浪漫的装点,而是可以落地生根的未来——那些刻着地名的牌匾,那些为她点亮的灯火,待她一一亲手安放。
时针轻触三点,褚韶华如约而至。恰在此时,夏初也在餐厅,不经意一瞥,便认出那张魂牵梦萦的面容。他曾以为她坠崖香消,消息不绝如缕,悲痛绵延至今;而今再见,万语涌上心头,却都堵在喉间。闻知秋久候未见,遂下楼探寻,一拐角,正撞见二人四目相对,一时天地俱静,只剩倏忽而至的低鸣。
片刻后,周洁茹匆匆赶来,落落大方,自报家门称是夏初的女朋友。闻知秋上前与夏初寒暄,褚韶华随即介绍闻知秋为自己的未婚夫,借口有事拉他上楼。那一句“未婚夫”,像一柄柔软的盾,将风浪隔开,也在闻知秋心头轻轻划出一道不易察觉的痕。
当日的表白,闻知秋知不可为而不为。他把准备好的蓝图摊开,只介绍遍布全国的药铺布局,故意把“他们以后的家”那一页压在手下。末了,他试探着询问褚韶华与夏初的关系,褚韶华不作正面回答,只认真拜托:在夏初面前,请务必扮演好她的未婚夫。闻知秋点头,收起沉默,把心意藏在模型与图纸之间,让时间去回答那句尚未说出口的话。